本报讯(记者 肖梦琪)日前,银川综保区综合监管中心快件处理区顺利通过银川海关验收,标志着自治区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该监管场所的设立,将进一步为“一带一路”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发挥宁夏向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为推动宁夏构建航空、海运、公路等多式联运新通道增添新动能。
据了解,该场所面积为900平方米,配备进口、出口各1条快件商品自动传输分拣线;安装监控指挥系统,实现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监管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海关可借助智能审图系统辅助判图,利用“移动查验单兵系统”和“音视频执法记录仪”实施快速查验,实现海关监管的智能高效。
银川综保区银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法人陈超介绍:“银川综保区综合监管中心快件处理区,从提出设立申请到审批完成,仅用了3天时间。作为运营平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使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能够充分利用起来,为宁夏地区的对外开放发展贡献力量。”下一步,银川海关将指导企业积极发挥“综合保税区+监管作业场所”功能叠加联动,依托宁夏空港口岸集聚优势,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新贸易业务健康发展,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