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贺兰县

瓜菜飘香喜丰收特色农业画卷美

2023年07月28日  梁小雨

盛夏时节,贺兰县瓜果蔬菜迎来收获季,无论是设施温棚还是田间露地,都能看见农民忙采收、喜增收的农业图景。这是一幅美丽乡村喜迎丰收的写实画卷,也是一份特色农业增收提质的成果答卷。

2023年贺兰县共种植瓜果蔬菜约25.5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8.1万亩,露地蔬菜15.42万亩、瓜类2万亩。上半年已完成瓜菜种植约15.04万亩,产量17.28万吨。该县以蔬菜产业重点项目、技术试验示范为抓手,全面提升贺兰县的蔬菜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黄花盛开,乡村美百姓富

眼下正是黄花菜采摘最佳时期,记者来到了贺兰县立岗镇立岗村乐民金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早晨七八点钟,黄花菜田里已经呈现一片忙碌景象,村民们正趁着清晨温度较低,黄花菜花苞未开之际,抓紧采收黄花菜。

据了解,该合作社在当地已发展5年时间,是立岗村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基地之一。基地负责人赵丹介绍,黄花菜种植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获时间长,属于一次种植、多年采摘的草本植物,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而银川由于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土壤环境好,种植的黄花菜肉厚条直、市场优势明显。

该基地今年共种植黄花菜260亩,目前日产量约10吨,田间用工120人左右,采摘时间从凌晨2点到中午12点。黄花菜采摘要求花苞不开口、长度13厘米左右,不抽丝、不断根、不采青条,采摘后还要经过清洗、蒸熟、烘干、冷却、晾晒等处理工艺后才可以包装外销。该基地年产销鲜黄花菜1000余吨,年产值1000多万元,每年可带动200多人次村民务工。

立岗村村民李丹和父母近期一直在基地打工,她说:“我们一家三口,每天早晨5点一起到地里采摘,一天可以收入300元左右。我父母去年就在这里干活,一个月时间两人收入了7000多元。我们村周边用工需求很多,只要努力肯干都可以找到工作。”

番茄满藤,品质好产量高

在位于贺兰县立岗镇金星村的“巨日农场”内,鲜红粉嫩的番茄密密麻麻结满藤蔓,大小均匀,个个圆润透亮。7月24日,记者来到彩旗飘飘的园区时,这里正在举行2023年的种苗新品推荐会。

“农场于2018年建成,由宁夏巨丰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科研育种,我们负责种植展示。”宁夏巨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广平介绍,企业应用新技术培育出来的番茄,不仅品质佳口感好,在种植方面也体现出了良好的节水、节肥和增产优势。“通过使用水肥一体化、蚯蚓种养生物循环等绿色生产技术,培育出的番茄大小均匀、饱满圆润、果香浓郁,一上市就吸引全国众多同行前来了解和种植引进。”

巨日农场占地285亩,目前种植番茄500多种,辣椒200多种。通过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新技术,推行绿色无污染种植标准,使得这里产出的西红柿和辣椒种苗品质好、产量高,客户遍布西北、西南及华中地区。

夏季几乎没有酷暑的独特性,使得越夏番茄成为贺兰县的优势农产品。充足的日照、较大的昼夜温差,也让番茄的产量与品质得到保证。杨广平告诉记者,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口感的要求逐渐提高,未来将培育推出更多果型漂亮、口感上好的品质型番茄种苗。

西瓜丰收,塑品牌促发展

一个个西瓜翠绿饱满,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车,贺兰县洪广镇金山村的枣林间作西瓜地里,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瓜农李刚的脸上溢满了笑容:“金山西瓜口感好、名气大,一上市就有很多客商来订购。”

得益于林下种植西瓜新技术,如今李刚夏天收瓜,秋天卖枣,不仅自家收入实现了翻番,也带动周边群众实现两季收入。李刚告诉记者,他种西瓜,施的都是有机肥,除草也是纯人工,种出来的有机果蔬一点也不愁卖。采摘时也严格遵循标准,淘汰掉次果和裂果,让品质优良的金山西瓜销往各地,持续擦亮“金山西瓜”的金字招牌。

“借助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经过3年多土地改良和技术提升,枣瓜间作产业技术已经很成熟,这样的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有助于实现一地双收,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金山村党支部书记樊新祥表示,金山村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依托资源优势,通过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同时进一步促进林木的良好管护,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创收双促进。

近年来,贺兰县针对农业园区蔬菜总量在结构性、区域性和季节性方面过剩,以及生产效益和数字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科技支撑、市场运作,更加注重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培育,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推动特色农业进一步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梁小雨 实习生 李澄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