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破茧成蝶浴火重生

—— 分析《消失的她》中“绝望的女性”形象

2023年07月28日  杜超逸

近来,《消失的她》成为现象级的年度热门电影话题,无他,因为它的主题与拍摄技巧都带有一种浓烈的前瞻性。从杀妻的残酷话题再到女性互助的温情,透露出的是一种精致利己主义下的人性矛盾互搏。它的现实原型不止一个,才让电影本身的血肉更加充盈。

王暖暖(2019年泰国杀妻案当事人)曾经提到,她的前夫兼凶手曾经对她无微不至,也曾在她跌落悬崖时一边温情地吻她的脸颊,一边恶狠狠地推搡她说“你去死吧”。这种极度温情的真心与让人惊慌失措的反差令无数女性处于一种诚惶诚恐的焦虑之中,她们很难去判断枕边人的爱意是否带有像毒蛇一样的冰冷。电影为了给一剂安慰剂,将一个叫“沈曼”的复仇女郎呈现在观众面前,她潇洒、聪明绝顶,拥有无数坚定与珍贵的勇气去拯救闺蜜,这种呈现表达的是一种“girls help girls(女性帮助女性)”的电影指向和价值观,或许会令观众陷入一种“深刻的思考”——男人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女性朋友是友善的甚至是救命稻草。但我相信导演的初衷不是如此,他更想探讨的是,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女性应该如何生存与自保,复仇之下的“绝望女性”如何走回属于自己的“岸边”。

电影中一共有三个“绝望的女性”,第一个是真李木子,生于大富之家,拥有亿万家产,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与父母的保驾护航,一次又一次地轻信一个亡命赌徒的虚假之词,毫不掩饰地袒露自己的底牌与真心,最后在深邃的海底被丈夫关入笼子,眼睁睁地看着枕边人决绝离去。她绝望无助地看着海底星空,这是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痛,她平静地取下自己的呼吸面罩,带着未出世的孩子死去。这个让无数网友愤怒的点,是因为当纯白遇到纯黑的时候,是人性最初的美好被践踏得最不堪的时刻,也是最让人痛惜的时刻。这种女性的生长环境较为单薄,简单、干净、纯粹是她们的标签。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说,真李木子扮演的是一个乖巧、符合传统社会期待的“纯白”女性角色,当她“乖乖女”的形象沁入到电影中,不仅起到一个拯救的作用,还寄托了人们对人性本善的情怀寄托,因此这也是无数观众愿意为她愤怒和流泪的重要原因。所以当她从充满希望地迎接新生命再到孤寂绝望地死去,她身上的悲剧性代表的不仅是一种人性温暖的消亡,也是一种对生命在面对恶境下的无助困惑,这种反差下的“绝望与矛盾”形成了电影本身的一种悲剧美。

第二个是沈曼,她能拯救闺蜜的肉体,帮助她走回“岸边”,却无法拯救她的灵魂与心死。何非杀的不是她,也触碰不到她的根本利益,作为一个旁观者,她只能看着自己最亲爱的闺蜜一步一步走向消弭与沉寂,无论是灵魂还是肉体彻底走向终结。为此她不惜触碰法律底线来维护自己闺蜜的尊严与生命,从她出现的那一刻,真李木子早已在海底停止了呼吸,这种无法拯救的痛会伴随她的一生。失去挚爱的闺蜜,对于她来说是一记人生重创,仿佛她也在水底陪伴着闺蜜一同死去,电影里的“闺蜜情”始终以一股绝望的气氛萦绕在我们每个观众心中。

第三个“绝望的女性”是假李木子,她在电影中没有自己的名字,这个不算主角的女性拥有妖娆的身躯和嘲弄的语气,像是天神下凡惩罚人渣,她一句“对不起啊,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渣男”点明了她的内心世界。因为被伤害过,所以面对同样不幸的女性时,义无反顾地伸出手,她手腕上自残的疤痕也印证了这点。在大腿上烫疤假扮真李木子时,她依然无所畏惧,只是轻轻扬起割出伤疤的手腕对沈曼说,“你知道他让我想起谁?”这种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女性互助情怀是吸引无数女性观众趋之若鹜的关键,正是这些因素,电影人物形象才更立体生动富有层次,情节才更加鲜活更加丰满。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都带有一丝绝望的意味,无论是被男性伤害还是被同性所伤,都多少带有一些不完满的意象。真李木子对于爱情的忠贞与一再退让却换来渣男的磨灭人性的杀害与抛弃,沈曼被同性所伤又被同性所救的起落不定,假李木子被爱情与男人伤害却又能“回归人间”继续帮助他人,完成“绝望的复仇”,也拯救了自己过去的灵魂。如此错综复杂的人格环境与冷暗交织的生存环境下的精神世界,成为了女性自我成长下的“乘风破浪”,也完成了一次次拯救,成为了引发无数女性观众共鸣的关键。

杜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