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小雨)8月6日,记者从银川市乡村振兴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已为1777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累计发放小额信贷8798万元,任务完成率达57.13%。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脱贫户收入的有效手段,是金融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精准、规范、高效使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确保小额信贷政策落得实、贷得出、带得稳,近年来我市不断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上下功夫,推动小额信贷工作平稳健康发展,有力保障脱贫人口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持续培育增收产业。
在贷前宣传方面,扩大贷款投放覆盖面。线上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采取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通俗易懂地宣传和解读小额信贷优惠政策,让脱贫群众懂政策、用政策,激发增收的内生动力;线下发挥乡(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和各银行机构信贷人员等基层力量作用,通过入户走访、发放政策明白卡或解读卡,摸清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生产发展情况,及时掌握贷款需求,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应贷尽贷”。
在贷中使用方面,提高贷款使用精准度。一方面引导农户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对需要资金支持的农户优先给予小额信贷支持,坚持把“有基础、有示范、有市场”作为贷款产业选择的标准,优先扶持带动作用强、适合脱贫户以家庭为单元进行生产经营的短平快项目,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引导农户探索发展庭院经济,鼓励申请小额信贷的农户充分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发展特色手工业、家庭工厂,打造特色民宿、家庭旅馆、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将农家小院的“方寸地”建设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在贷后监管方面,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点。一方面加强资金用途监管,及时纠正和杜绝“搭便车”“户贷企用”等违规行为,切实规范贷款用途,强化贷款风险防范。另一方面加强贴息政策落实,按季度及时足额兑现贴息金额,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帮助脱贫农户减少贷款利息支出,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加强逾期风险防范,针对逾期问题,各部门协同配合、分析研判、因户施策,协调配合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做好逾期贷款清收工作,确保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逾期率长期稳定控制在0.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