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兴庆区

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有“能人”

2023年08月18日  肖梦琪

近年来,兴庆区通贵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进,逐步实现基层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强、农民富的良好发展态势。

通贵乡通贵村村民段文军原本在外承揽建筑工程,年收入几十万元,2020年村党组织换届,看中他踏实肯干有想法,乡领导说服他担任了通贵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段文军一心为村上谋划发展,立足本村农产品优势,带头入股20万元,又以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带动村干部、党员、群众入股,打造通贵村老油坊,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通贵乡选优配强“领头雁”,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善经营、会管理的产业带头人吸纳到各村的“两委”班子。优秀退役军人秦德胜担任司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后,利用3年时间,带领支部实现了由“软弱涣散村”到“自治区文明村”的转变。通贵乡还以“导师帮带”作为锻造乡村骨干队伍的有力抓手,建立“乡带村、强带弱、老带新”机制,围绕党组织建强、村庄管理服务、种养殖技能提升等方面结成帮带对子16对,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通贵乡司家桥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波结合司家桥“田园未来村”的旅游优势,积极协助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生态采摘园,又对接银川职业技术学院,形成“校地合作”发展模式,为村民提供农家餐饮和大棚种植技术指导培训。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动,通贵乡通过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选调生的日常监督管理,实行季度、半年、年终考核及期满考核制度,确保帮扶责任履行到位。通北村率先制定“三亮三定三积分机制”,建立一户一档,把党员实际表现转化为鲜明具体、可操作的分数“硬指标”,全面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公信力和号召力。

通贵乡还加大对产业带头人、优秀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在外发展优秀人才等“种子选手”的培训力度,并拓宽后备干部选拔渠道,建立后备干部台账,面向社会不限户籍招考乡村振兴后备人才,改善本土“两委”成员学历层次低、文化基础薄弱等短板问题。同时,以盘活村集体资产、自主经营等方式,实施“通贵五宝”等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成功申报银川市及兴庆区人才项目3个,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适合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人才。

下一步,通贵乡将强化乡村联动工作机制,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到村指导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