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本报记者 李振文 摄
晴日的阳光下,站在高处向西远眺,屏障一样的贺兰山由高到低,先是山顶的深青,像美女的眼影一样,越往山腰越淡,逐渐淡成浅青,再往山脚就洇出了浅绿,这浅绿慢慢铺开在山下的平滩里,一望无际。
穿梭于万亩葡萄种植园区,由于车速和距离的原因,看不见葡萄,只有成片的绿,一个挨一个的葡萄酒庄此去彼来,跳跃着从眼前飞过。除了冬季葡萄枝要掩埋地下酣睡,其他三个季节里,它们都枝叶旺盛,形成漫滩遍野的绿色,将贺兰山下遮盖得严严实实。
靠山吃山!多年前,贺兰山上抓蝎子的、采蘑菇的、挖野菜的、随意爬山的人屡见不鲜,甚至还有铤而走险偷猎者。也有人在贺兰山开砂场、矿场,挖机的轰鸣声,炸药的爆炸声,运砂车扬起的尘土,把一座山和它的周边环境搞得令人堪忧。
而今,再也听不到那种轰鸣与隆隆声了。那些砂石厂、矿场早已关停,毁坏的环境也在修复中。贺兰山运动公园就是实例。那一片区域曾是多年采挖的砂场,如果说那些深深浅浅的矿坑是贺兰山的伤疤,那么今天被改造成运动公园就是给贺兰山戴了一朵花。就像衣服破了一个洞,经过绣工飞针走线,那个破洞竟然飞出了一只玲珑剔透的蜻蜓,不但修补了衣服,还成了别出心裁的装饰品。当年挖砂挖出的那些触目惊心的巨坑,如今都依地势地形被人为修建成了湖泊、草坪、花园、景观林。这些年,运动公园的建设工作一直在持续。老的树木在长大,新的树木又栽上,绿色覆盖的区域也越来越广。如今的运动公园绿植葱茏,草木葳蕤,一到周末或节假日,这里就成了人们放松身心的休闲场所。一家人扶老携幼从城里驾车前来,到公园里或骑车或走路,或是坐在湖边看野鸭戏水,哪怕只是吹一吹来自贺兰山上清纯的凉风,都会感到无比惬意。
葡萄种植也是另一种生态修复。贺兰山东麓的地理位置特殊。据说这里的高度是种植葡萄的黄金海拔。生态修复政策像春风一样唤醒了经营者的嗅觉,他们填埋矿坑,修整主路,清理山石,由此拉开了葡萄种植的序幕。几十年下来,这些砂石滩、大矿坑很多都被修整成了一片片枝繁叶茂的防风林和葡萄园。在一望无际、一片连着一片的葡萄园区,一座座造型别致的酒庄也应运而生,与西夏陵、滚钟口、贺兰山岩画、苏峪口这些旅游风景区相辅相成,构成了贺兰山下独一无二的风景。“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如今可谓名副其实。
宁夏的葡萄酒如今已走向世界,很多都获得过国际葡萄酒大奖。这些酿酒葡萄园区,既对贺兰山的生态修复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又为宁夏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贺兰山的环境好了,植被长出来了,山也绿了,水也清了,沙尘减少,动物回归。治理之下,偷猎者早已销声匿迹,加上封山护山,野生动物的数量也随之增大。在小口子、苏峪口或贺兰山岩画景区,随处可见逍遥自在散步攀岩的岩羊,人类保护措施带来的友好使它们越来越不怕人类,越来越接近人类。
那天在山脚路边小坐,草丛里突然窜出一只狗一样的动物,尾巴很大很长,拖在身后摇晃,还有白毛和红毛夹杂其中,不由得惊呼:“看,那是啥。”喊声惊吓了动物,它飞一样逃窜起来,待家人顺着我指的方向看过去时,它已窜得很远了,而且是两只。“肯定是狐狸!”家人信誓旦旦地说。
狐狸这种动物在动物园并不少见,但在山中偶遇恐怕也是稀奇事,尤其是一只色彩斑斓的珍稀狐狸,恐怕唯此一次。我至今记得它那红色的皮毛在草丛中一纵一纵的样子,还有它逃离时那摇晃得如蛇一样蜿蜒的草丛。
在银川生活,在贺兰山下休闲,有蓝天碧水青山,有美酒美食美景,幸福感满满!
◆鄢玉蓉(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