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全区组织工作会议中,也对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出规定。由此可知,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是利长远之计、固根本之策,要不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成效,让群众生活开出“幸福之花”。
近年来,银川市坚定不移地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一条“红线”,不断织密“精网细格”,纵向上持续深化党的组织有形覆盖,通过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四级组织链条,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员;横向上不断拓展党的工作有效覆盖,通过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党建联席会议等制度机制,努力实现基层治理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
党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共治,关键在制度机制。银川市推行“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结”网格治理机制,优化网格设置、配齐网格资源、建强网格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直管党员担任楼栋长单元长,推动在职党员认领岗位、服务群众,吸引新就业群体党员做信息员和志愿者,引导党员当好基层治理“排头兵”“先锋队”。健全“大家的事大家议”民主共治机制,让老百姓真正体验“当家做主”,推动邻里守望相助和谐共处,持续开展纠纷调解、矛盾化解等工作,以社区“小和谐”维护社会“大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银川市还配套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好社区”建设指标体系,对社区幸福美好生活制定了可量化、可感知、可分析的评价标准,细化了三级92项指标,以数字的直观增加市民群众对基层治理成果的感知,同时也将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景期盼,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依据指引,切实以“党建红”带动“治理优”实现“生活美”。
薛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