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识一个家有天生智力发育缺陷的残障儿童家庭前,第三届“最美银川人”边克萍开着一家火锅店。认识这个特殊的孩子后,她萌生了开设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想法,盘掉火锅店,边克萍于2007年开设银川市西夏区幸平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
记者见到边克萍时,她正在手把手教孩子们编织手工艺品,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们动作和要领,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边妈妈”。幸平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教师告诉记者,边克萍做得多说得少,自托养服务中心开设后,她一直努力给这里的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舒心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托养中心开办后,我也曾打过退堂鼓。但是每次想到我放弃了,这些孩子怎么办、去哪里,我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边克萍说。在边克萍的坚持下,托养服务中心慢慢发展起来。这里为孩子们量身定做课程,让孩子们有了施展空间,一个个色彩亮丽的花瓶、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都出自他们之手。在边克萍看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她也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折翼的天使”。
本报记者 尹相龙 付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