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今年6月,中国科协、科技部、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工作 更好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老科协工作,更好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智库作用。
《意见》的出台,极大鼓舞了银川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老专家们。银川市老科协成立于2007年,现有会员400余人,涉及工业、信息、农业、园林、教育、医疗等十余个专业领域,目前市辖6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老科协组织,为老科技工作者搭建起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平台。
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是老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市老科协围绕全市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老专家们下农田、进工厂、访企业、做调研,将基层的声音直通党委和政府,撰写出了《关于在宁夏建立防沙治沙大学的建议》《银川市雾霾天气来源及防治对策建议研究》《关于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议》等一篇篇富有含金量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市老科协累计完成重点调研50多项,形成调研报告50多篇,撰写老专家建言100多条,为银川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银发力量”。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听取吸纳老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专业经验和优势,实施了“百名老专家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品牌特色工作。2021年以来,市老科协动员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深入乡村,选择有规模的种植养殖基地、示范户,建立长期指导服务点,通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技术服务等形式,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围绕全市重点产业,组织资深老专家深入中小微企业,既开展技术服务,又宣讲科技创新政策。
“银川市的老科技工作者们以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活跃在科技服务一线,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开展科普活动、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银川市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支持市老科协发挥科技智库建言者作用,支持老科技工作者发挥科学普及的播种机作用,激励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发光发热。
本报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