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党建红 治理优 生活美”系列报道

南环社区:呵护一老一小 托起万家幸福

2023年09月07日  孙楠 刘嘉怡

如何更好地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锚定托稳“一老一小”幸福目标,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南环社区以持之以恒的韧劲和不断深植的为民情怀,让社区每位银发老人和成长幼苗都拥有自己的“小确幸”和“大幸福”。

服务一老:照料生活 丰富精神

每到中午11点,南环社区的“老饭桌”窗口前,就有不少老人陆续前来排队吃午饭。但“老饭桌”每天第一个开饭的,却是住在家中的马秀琴老人。今年70多岁的马秀琴老人在儿子过世后一直独自生活,由于眼睛处于半盲状态,腿脚也不太方便,社区网格员李娟就成为了马秀琴老人的专属“跑腿”。“老饭桌”开饭时,李娟总是先为老人打好饭送到家中,老人吃完后她再清洗好餐具带回社区,第二天继续跑腿送餐。

这是南环社区多项为老服务中的一项,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为社区有困难的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据南环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敬如介绍,社区下辖12个老旧小区,有1300多位老年人,社区通过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多项活动,为生活困难的老人们提供持久、精细的服务。

除了帮助照料老人们的基本生活,南环社区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老年人走出家门社交,和大家玩到一起、乐到一起,丰富他们的生活。

2021年,永宁县老年大学分校落地南环社区,开设合唱班、旗袍班、广场舞班、书法班、快板班等。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老年人们的热情追捧,报名情况十分火爆。今年57岁的王晓红十分喜爱唱歌,通过认真自学和反复练习,已达到专业水准。合唱班开班后,她立即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带领老人们一起组团唱歌,合唱班也有了一个十分暖心的名字:“音爱同行”。

“除了合唱班,我们还开设了广场舞班,门槛比较低,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参与。”赵敬如说道。

在为老服务方面,南环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形成“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立足“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紧扣老年人需求,将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更为贴心的关怀和爱护。

呵护一小:多彩活动 丰富假期

看红色电影、辅导作业、外出研学……南环社区小朋友们的假期过得充实而精彩。

今年暑期社区与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携手创办“七彩小课堂”。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观看《烈火英雄》等红色电影,共同制作手工艺品,去银川军博园参加研学活动,还邀请了社区民警为孩子们讲授防溺水、防电信诈骗等安全知识,让孩子们快乐过暑假的同时,也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据了解,南环社区通过打造团·亲基层服务站、青春行动、暑期小课堂等,为青少年提供授课和托管相结合的全方位、个性化、公益性特色为小服务,开设课程涵盖舞蹈绘画、课业辅导、安全自护、科学普及、手工实验等,呵护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

此外,针对困难儿童和青少年,社区也通过结对帮扶、认领微心愿等方式,守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两年前,小沈同学的爷爷和爸爸相继去世,小沈的性格发生巨大变化。“刚来社区时,孩子性格比较偏激,和其他小朋友玩五子棋,赢不了的话就要把整个棋盘掀掉,平时也不爱说话。”社区工作人员汪雅茹回忆道,“两年过去了,现在小沈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十分喜欢参加社区活动,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

“一老一小”是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最能体现社区基层治理是否用心用情。南环社区聚焦“一老一小”服务,把暖心服务送到居民身边,切实践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加快实现社区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用精细治理为居民描绘“朝夕美好”的幸福画卷。

本报记者 孙楠 刘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