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称号,这一荣誉的取得,与银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密不可分。银川全天候、全链条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积极营造让企业“安心经营、发展无忧”的环境,用高质量服务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盯需求 助力企业开办再提速
企业开办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第一关”,也是国际化营商环境测评中的关键指标,银川市已经连续2年成为全国开办企业最快城市,同时被评为“全国企业开办标杆城市”。银川坚持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模式,持续巩固“企业开办3小时”改革成果,线上系统实现“一网通办”,全新升级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功能,持续扩展企业开办应用场景,实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等涉企全生命周期事项“一网通办”。
今年5月24日,悠阅城商户杨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个体工商户智能审批一体机顺利拿到营业执照。“现在办营业执照真方便,短短几分钟就拿到了。”杨女士高兴地说。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模式,着力找准经营主体的现实需求,通过审批窗口进商圈、审批服务“送货上门”,将服务阵地摆到商户门口,进一步践行“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服务理念,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家门口政务服务”的便利。仅5月24日一天,就为30余家商户提供了咨询服务,为15家商户现场办理了营业执照。
目前,我市企业开办网办率已达98.26%,变更网办率72.20%,注销网办率85.71%。线下专厅实现“一站通办”,全新升级打造出“去窗口化”集成式企业服务专厅,设置综合服务区、网办自助区、金融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涉企部门全部入驻,整合营业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7个环节为“1个环节”,实现线下“一窗受理、一厅通办”。目前全市经营主体达到了384250户,同比增长8.24%。
抓好服务 争当商事改革“排头兵”
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对标先进地区商事制度改革经验,在经营主体准入、准营、退出全链条服务上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为企业降成本、增便利,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促发展、强首府,确保银川市营商环境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今年以来,银川市坚持改革破题,探索“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新经验。聚焦本地产业品牌打造,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西部首个开展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改革的城市,最大限度设置了437条特色经营范围目录,实现了银川市特色热门业态、驰名商标的全覆盖,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方平台向社会全面公布,先后为迦南美地酒庄、贺兰珍堡酒庄等19家银川葡萄酒生产企业颁发了带有自主经营品牌的新版营业执照。
此外,银川还在西部首推“独任审批师”制度,将多人多环节的初审、复审、核准、决定等步骤压缩为“审核合一”一个环节,由“一审一核”变为“独任审核”,全程由“独任审批师”完成审批事项受理、审查、核准、制证等流程,覆盖50项涉企审批事项。“独任审批师”上岗以来,已累计办理各类涉企审批事项342件,审批效率再提升50%。
银川还先行先试,发出西北首张“个转企”营业执照,获批自治区改革试点,通过直接变更登记的方式,将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经营主体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名称字号以及成立日期等信息保留不变,年度报告、信息公示等可延续衔接,进一步激发个体工商户的创业潜力。
8月1日上午,宁夏臻昕眼镜配镜中心在银川市民大厅领到了新的营业执照,这是全区首张信用代码不变的“个转企”营业执照,标志着银川市“个转企”改革全面开启。
精准服务 有效破解企业“退出难”
近年来,聚焦特殊经营主体注销难等问题,银川市强化精准服务,通过简易注销方式办理企业注销,使真正有退出需求的企业快捷便利退出市场,解决了企业“退出无门”的困境。
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简易注销助力企业退出更快更简。建立简易注销登记容错机制,对于承诺书文字、形式填写不规范的,在经营主体补正后再受理其简易注销申请,无需重新公示,让企业注销“一件事一次办”,帮助企业摆脱设立登记时的后顾之忧,激发群众创业热情。通过简易注销方式,我市已办理企业注销2672家。
我市还创新推出“代位注销”制度,针对企业因自然人股东(出资人)死亡,导致其出资的经营主体难以办理注销登记等情形,可由继承人代为办理,共帮助10家企业通过“代位注销”完成市场退出。我市还推出了“歇业缓冲”的服务措施,允许经营主体歇业3年再恢复经营,有效保留经营主体2000余户。此举打破了“一刀切”的注销退市模式,为经营主体留足“喘息休养”及转型升级的空间,也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市场活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本报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