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提标改造城市公厕作为2023年银川市民生“十心实事”中幸福宜居“舒心”实事中的一项,今年我市从改善面貌到优化提升环卫设施布局功能,为市民营造更加舒适整洁方便的如厕环境。
位于国商南路和友爱街交叉口东北角的国商路公厕正在加紧建设中,目前二层小楼主体已现雏形,正在进行室内的装饰装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一座集垃圾分类宣教、环卫工人休息驿站、智慧公厕于一体的外观现代、设施完善的公厕即将亮相。“里面配备了智能设施设备,还加设了新风系统,保证了公厕的环境卫生,在方便市民使用的同时,也跟小微公园融为一体。”银川市环卫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施工二标段工程项目负责人高朔光介绍说。
环卫设施也会衰老,改造也是一种抗衰老的方式。位于北京路边、唐徕渠东岸的日新公园公厕已建成10余年,陆续出现了设施破损、下水不畅等问题。今年对外立面、屋顶、屋内墙面、地砖、洁具、排水管道等进行了整改、修缮、换新,优化了无障碍设施,令这座公厕焕然一新,获得市民频频点赞。
目前,银川市共向市民免费开放各类厕所1051座,建成区内每平方公里的厕所数量达到4.6座。今年银川市幸福宜居“舒心”实事中,计划新建国商路公厕、光明路公厕、阅海万家E区公厕、新凤楼公厕,提升改造老旧公厕20座,其中兴庆区8座、金凤区7座、西夏区5座,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美观耐用的公厕环境,让群众“方便”之事更方便。
本报记者 付慧颖 尹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