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选择到世界上最古老学府之一的岳麓书院去参观,可千里迢迢抵达后,却吃了闭门羹——书院在维修,近期谢绝参观。意犹未尽地在其院墙外窥望,选择了西南边一处最佳视角,俯瞰它的全景,感受着经过岁月洗刷,无处不展现出古韵与文气的书院,恍若看见穿着精致玄色直袍的宋代书生们的绰绰身影,和随之而来的朗朗读书声……
恋恋不舍地离开,绕着书院西墙走到其北门侧的文创店·文泉书斋。里面摆设的都是极具古朴气质的文创物品。比如文房四宝,刻有字迹的挂件配饰什么的,自然也有字画出售。兴味正浓时,映入眼帘的一沓沓水墨勾勒且装帧精美印有书院景致及简介,印有爱晚亭、橘子洲头、杜甫阁等湖南风景名胜的明信片,令我眼前一亮,我如获至宝般地囊入怀中,想珍藏留念的同时,也想邮寄给朋友分享。可走出门时,突然想:我能寄给谁呢?我竟然不知道好友们的确切地址!毕竟现在都用微信、QQ发送祝福,快捷方便!
想了又想,还是发出了无处可寄的感叹,一丝失望也袭上心头!想起陆凯《赠范晔》中“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诗句。陆凯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梅花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于是就有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想象着古代的车马慢,诗和梅花,在奔赴的路途中,在摇曳的时间中定增添了更多的意味;想象着范晔收到志同道合好友诗物时喜悦、意会的情景,真是心生羡慕!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明信片盛行。在元旦到来前半个月,我已舍不得去校门口买一角半盒的瓜子了,只为攒够一元买5张一套的心仪的明信片,只为珍重地写上我的祝福,赠送给同班或邻班的好朋友。那种字斟句酌写祝福的情景,历历在目;那种偷瞄好友打开祝福,相视一笑的情景,历历在目!虽然当时距离近,但同学、好友之间对彼此的祝福也满怀期待。记得当时的明信片,有时代气息浓浓的小虎队,有电视剧《红楼梦》里的人物剧照,有穿着当时流行夹克服郑少秋的明星照,也有《猫和老鼠》的卡通照,还有北京、桂林的风景名胜……每一张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张都是一段回忆……可如今,曾经的好友们虽然也经常在一起聚,却彼此记不清各自的地址,想带些明信片给她们吧,却又能想象到她们忍俊不禁的表情和“都什么时代了”的戏谑话。
木心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快节奏生活的反思,我亦有感触。车马、书信速度很慢,人们生活节奏也很慢,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慢品”的美好渐行渐远了!大街上,精美的邮筒更是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手机、互联网,使祝福、思念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的同时,却也消失了很多品味美好的过程!
在忙碌中,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得一方宁静,闲庭信步,品味慢的美好,未尝不是“风景这边独好”!
◆ 冯菊霞(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