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鲍淑玲)开展排查筛查、强化科学截污治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11月9日,记者从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银川市深化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持续开展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制定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全面开展工业、农业、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其他排污口分类整治,逐步探索建立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监管长效机制,全市已完成238个排污口整治。
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指出,要坚定扛起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银川市制定了项目建设任务清单、时间表与攻坚路径,挂图作战,实行“一周一会商”“一月一推进”机制,全面掌握主要排污口的分布状况,确保将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数明白”,为全市水生态环境实施精准化、“点穴式”治污提供基础。同时,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分阶段科学整治。依据“一口一策”整治方案,细化明确每个排污口的责任主体、整治措施及整治时限,采取“现场徒步排查+周边群众问询”模式摸清排污口污水具体来源。邀请专家多次赴现场指导,及时处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实现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逐级递进,打造具有银川特色的排污口“清单”。
“为巩固治理成效,我们还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成立日常巡查组常态化开展巡查,对发现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充分发挥“查、测、溯、治”行动效能,加大对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监管力度,促进成果转化衔接。结合流域水质断面监测情况,对水环境质量下降明显的区域开展污染源溯源分析,监督指导乡镇(街道)抓好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实现全市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长期有效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