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时,离家远,必须住校。
最难熬的是冬天,大家睡的是通铺,晚上蜷缩一团。风从窗缝跑进来,疯狂地在每个人脸上抚摸,大家只能把头捂严,但还是冻得要命。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都买有暖水袋,打点开水,晚上灌满水袋,塞进被窝,大家把冻痛的双脚不约而同从四面伸进她的被窝取暖。那时,生活艰苦,快乐无比!临睡前,女生像一群乱飞的鸟儿,不愿归巢,在宿舍里叽叽喳喳地叫,冷也被她们暂时吓跑躲藏起来了,吵声击退了严寒。
上学时,我惧怕的是冬天,发愁的也是冬天。冬天处处跟我作对较劲,脚经常是红着、肿着,穿鞋都麻烦。我好羡慕有热水袋的舍友,周末回家脚挨上热炕既难受又痒,母亲看着我的脚趾冻成红萝卜,亮得闪闪发光。既心疼又埋怨,把脚冻成那样了,咋念书呀!她翻遍了家里的墙角旮旯,勉强找到一个玻璃瓶子,是打过吊针的葡萄糖瓶,连夜加班,用旧布料,缝制了外罩,将瓶子套起来,让我拿到学校取暖。
用它代替暖水袋。睡前脚蹬瓶子,全身都热乎起来了,遗憾的是它保温时间太短,几个小时过后,温度消失得无影无踪。照样脚冰床凉。半夜醒来,死活睡不着,黑漆漆的宿舍,伸手不见五指,我既担心又害怕,睁眼挨到天明是常有的事。
又一冬天来临,母亲说:“你好好念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你买个暖水袋。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少不了你。”在村子后边的南山里,她不知采挖了多少斤药材,才买了一个暖水袋,我拿着红色的暖水袋,高兴得心都快要蹦出来了。
暖水袋保温时效长,翌日早上,水倒出来还冒着热气呢,用来洗脸漱牙真好。没有暖水袋的三九天,大家都是用凉水洗脸,手裂了口子,放进水里,又蜇又痛。条件有限,学校晚上才供热水。吃点苦,遭些罪,方知生活甜。母亲的暖水袋,直到我读完高中,完好无损。
暖水袋给我的学生时代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给了我一路温暖,一路欢笑,日子清贫,依然温馨幸福。普通的暖水袋里装满了慈母满满的爱、滚烫的心。
◆ 张玉琴(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