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兴庆区:

聚焦群众所盼做好民生实事

2023年12月01日  肖梦琪

外卖小哥在“友小新”暖心驿站休息 (11月29日摄)。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兴庆区在学深悟透、凝心铸魂中内化,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中转化,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抓起,认真做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变“民意”为“满意”。

搭建平 台居民生活更方便

夕阳西下之际,在公园里信步闲游,扫除一天的疲惫;晨曦微露之时,到球场上尽情奔跑释放压力,最近,大新镇永泰社区西南角刚刚建成的运动生态公园成为附近居民茶余饭后休闲遛弯儿好去处。而在以前,这里杂草丛生,建筑垃圾满地,大家都不愿从附近走。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社区征集“微心愿”,不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对辖区没有休闲娱乐场地的反馈很多,希望能够建设满足大家文化休闲需求的场所。随后,社区向上级部门申请,将友爱街与新华路交叉口东北角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空地改建成以“民族团结、全龄友好、运动健康、生态环保”为主题的运动生态公园,彻底解决居民“心头事”。“这个公园建得好,有运动的地方,有休息的地方,我们想活动也不用跑远了。”居民李银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逢人便夸社区干了一件大实事。

除了家门口的小微公园,“在线医生把药寄到家”平台也是永泰社区积极主动为民办实事的又一生动体现。“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药了。”近日,居民易翠萍拿到了一个快递,这是她通过线上平台第一次购买药品。

今年60岁的易翠萍患有高血压十多年,此前,她每次买药都要到医院里排队、挂号、取药,一趟下来就要花不少时间。“现在,我们有了‘永泰社区大病医疗银川平安互联网群’,随时在微信上就能咨询医生、下单药品,价格更优惠。”易翠萍连声夸赞。

据永泰社区副主任张瑞娟介绍:社区引入“银川平安康健互联网医院”,为患有重大疾病、慢性病的居民提供线上就医、复诊、购药、送药等服务,同时解决了辖区一些出行不便老年人就诊难、看病难的问题。

旧渠换新颜 疏通生产保障线

“洪家渠修好了,再也不用为淌水难发愁了,村里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前段时间,看着淙淙清水顺着田间疏通的灌溉渠流进农田,大新镇塔桥村村民洪自东别提有多高兴了。

洪家渠是大新镇塔桥村十二队、十三队村民灌溉农田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年久失修,灌溉不利,导致农作物收成低,久而久之水渠修复问题便成了村民们的“心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塔桥村主动上报大新镇,水渠修复逐渐有了眉目。“我们先是多方筹措资金,对洪家渠进行了扩宽、铺设护板的疏浚改造工程,解决周边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塔桥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治华介绍道。

据了解,该项目改造洪家渠渠道264米,总投资7万元,项目改造完成后,可灌溉农田近200亩。水渠全面修缮贯通后,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灌溉环境,更加方便群众的农业生产工作。

“往年冬灌都要十几天才能完成,今年水渠畅通了,四五天我们就完成了冬灌,真的是省时又省力,相信明年的农作物一定会有个好收成。”洪自东信心十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一村一事一议’平台,主动履职,倾听民意,了解民情,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群众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王治华说。

暖心驿站 贴心服务零距离

贴满美好祝愿的心愿墙,可以阅读充电的读书角,免费喝水热饭的休憩区……近日,银古路街道“友小新”暖心驿站正式开站,为走街串巷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就近休息,提供了一处温暖地。

“有了‘友小新’暖心驿站,跑单送餐后我们有了一个能够休息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下雨能避雨,天热能解暑,还备有饮水机、冰箱、微波炉、雨伞、针线盒等,既贴心又暖心。”快递员李宏旺告诉记者,今后自己也会积极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利用自己工作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职业特点,变身基层治理的前哨、问题隐患的探头,为社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连日来,银古路街道党工委针对“两新”群体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在友爱社区金茂巷探索红色暖心“1+N”机制,即建设1个“友小新”暖心驿站,铺设N个红色加油角,让工作人员所到之处都有“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伤了能急救”的地方,并精准对接辖区企业,强化组织引领和服务保障。

接下来,兴庆区将持续壮大党建“朋友圈”,以广大“两新”群体需求为导向,全天候开放暖心驿站,统筹用好各方资源,搭建好志愿服务网络,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本报记者 肖梦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