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闫茜)近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考核结果,银川经开区顺利通过考核,名列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型材料)榜单,成为全区产业和贸易有机结合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动宁夏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是国家和地方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集生产、出口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产业聚集群,是培育品牌、质量、技术、标准、服务等外贸核心优势的重要区域载体。近年来,银川经开区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支持、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大力度培育外贸新业态、精准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推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型材料)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对外开放服务保障能力,全力推动银川经开区对外贸易高质量扩容增效。
银川经开区抢抓“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机遇,依托公铁物流园开放平台,按照“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积极建设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全面增强园区产业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充分发挥中沙吉赞产业集聚区国家级平台作用,积极扩大外向型经济规模,通过培育外贸新业态主体和商品、推广外贸领域数字化应用、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等创新性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涌现出智慧宫、方达电子、盛天彩等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外贸企业。
如今,银川经开区先后吸引了隆基硅、小巨人、舍弗勒、中欣晶圆、共享铸钢、沃福百瑞、重工起重等进出口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近30家,涉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生态环保等产业。企业串焊机、单晶硅片(棒)、石英坩埚、能源发电设备、轴承成品、枸杞原汁等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德国、西班牙等20个国家和地区,园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银川经开区将进一步发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型材料)对外贸固本提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持续开展外商投资促进活动、储备外资招商资源、吸引外企延链补链项目落地,全面整合产业资源、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加快培育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动能,力争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