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预约、车检无忧、无人机处理轻微交通事故……近年来,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与群众“网上办、掌上办”工作,瞄准交管服务咨询、预约、办理和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等业务,大力推行“互联网+交管服务”,以数据算力提升交通效力,全力营造优质高效交管服务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交管力量。
数据赋能
网办效率大幅提高
“现在车检太方便了。到检测站放下钥匙、出示相关证件后,就啥也不用管了,有专门工作人员为我们办理,速度还挺快的。”近日,市民李晓爱车达到年检时限,接到推送通知后,便预约到贺兰县德胜片区一家汽车检测站为爱车办理车辆年检,体验了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推行的“交钥匙”便利办服务后,李晓称赞不已。
今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全力推广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应用,通过与邮政、医院深度合作,逐步深化“互联网+交管”应用,形成以“车管所、服务站、互联网”为主体的服务格局。在车管所业务大厅设置导办、自助服务、互联网业务办理体验区,扎实开展便民服务;推行机动车检验“交钥匙”服务,服务推出后,车检由之前的多个办理流程,直接缩减为只需交钥匙并缴纳检测费用后,由工作人员全程办理,整体车检业务等候时间由之前的2个小时缩短为20分钟左右。
通过推行全程免费办、车检线上约、全透明车检模式,银川车管所持续深化“钥匙一交,车检无忧”服务理念,将以往需要车主亲自办理的手续环节进行简化,细化车检预约时段、真正做到随到随检。“我市34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已经常态化开展车检‘交钥匙’服务,工作日每天能检测2000多辆车,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切实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机动车辆管理所监管中心主任陈永安介绍。
依托“交管12123”APP推进交管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不断优化网上办体验,拓宽网上办业务覆盖面,截至目前,29项车驾管业务实现网上通办,简易交通违法实现线上处理,货车通行码实现线上申请。此外,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学习教育平台,实现驾驶人审验教育和满分教育网上申请、网上认证、网上学习。
“空中交警”上岗
助力事故快处
“你好,我是金凤区交警一大队民警,事故现场照片我们已经采集拍摄。互相留好手机号后,你们就可以移开车辆,随后到金凤区交警一大队做相应处理。”这段清晰洪亮的喊话来自天空中的无人机。不久前,森林公园北门发生两车剐蹭事故,金凤区交警一大队值班民警接警后,转警至无人机战队,5分钟后,“空中交警”就已飞行至事故现场上空,第一时间介入事故处置,通过取证、喊话,拍摄现场实时视频和监控图像,快速勘查、疏导人车分离,引导车主及时撤离现场,道路很快恢复正常。
协助处理交通事故只是“空中交警”的技能之一,紧急寻人、动态巡逻、违法教育、交通诱导等是它的“看家本领”。尤其是节假日期间,银川多条主干道车流量明显增大,为及时了解各条道路车流情况,有效缓解拥堵,快速处理事故,银川交警创新巡逻模式,充分利用无人机拍摄、挂载喊话等功能,帮助交管部门了解路口各个方向交通流量,科学渠化路口,最大限度提高通行效率。同时,接到事故报警后,在现场情况不明时,发挥无人机远程操控、精准定位、通行线路不受道路拥堵影响的优势,确保无人机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
据介绍,在全面推行轻微事故快处快赔基础上,银川市作为全国第二批轻微交通事故互联网线上视频快处试点城市,自9月20日起,银川交警在市区范围实行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模式。通过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云存储、音视频通话等技术,接警人员通过视频与当事人在线交互完成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证据固定,并引导当事人快速撤离现场后远程推送责任认定,实现接警即处警,简化当事人事故处理操作。“当事人通过互联网‘交管12123’APP事故视频快处功能模块,轻松完成交通事故全流程快速处理,实现线上处警快、取证快、撤离快、认定快、理赔快,做到事故处理‘掌上’办结、事故纠纷‘指尖’化解。”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智慧交通诱导
路况信息提前知晓
近年来,银川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持续提升“互联网+交管”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工作效能。推进城市交通信号灯深度融合应用,实现主城区信号灯全覆盖联网联控和统一协调控制,加强信号控制模块智慧化改造,推动动态数据与互联网地图导航融合,为群众出行提供读秒提示。同时,依托互联网、云平台,搭建互联网静态交通管理平台,与互联网企业共同构建智能交通出行诱导系统,打造行车停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交通诱导服务。在行车诱导方面,出行前,可以通过高德地图等手机应用软件实时查看路况;在路上,可以通过市区一级交通诱导屏,查看周边道路路况以及到达医院、火车站、主干道预计通行时间,实现精准提醒。
此外,交管部门通过线上线下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占路施工、交通管制、道路拥堵等交管信息。在停车诱导方面,依托互联网平台,大力盘活停车场“存量”资源,将全市800余个停车场停车泊位数据信息接入静态交通管理平台,为市民提供停车场点位和空余车位信息,精准引导停车。
本报记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