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四下基层”正在我市紧锣密鼓地开展。以此为重要抓手,与基层干部群众开“板凳会”,认真倾听来自生产生活一线的声音,清晰准确掌握好来自方方面面的民生诉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对基层的鲜活感知中认认真真汲取营养,以“实”字为要,凝聚各方力量建设大美银川。
开好“板凳会”,唠出心里话。基层治理涉及面广,需要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解决好纷繁复杂的问题。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基层的“心里话”,日常工作就无从下手。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站在基层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基层工作者身上汲取营养,不仅能帮助我们开拓工作思路,还能推动我们找到更好开展工作的突破口。板凳不是办公桌背后的椅子,板凳更接地气,也代表着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好“板凳会”,能帮助我们及时校正思路和方法,使工作紧紧围绕民生改善的主旋律,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四下基层”的实效。
记清“民生账”,总结好经验。基层的民生诉求到底是什么,群众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不同群体最需要的帮助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往往是阶段性变化、周期性出现的,我们绝不能凭着过去的老经验老思路来解决不断变化的基层诉求。把基层的“民生账”记清楚,从中总结好问题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才能帮助我们直击要害,精准高效地解决问题,提升工作的质量。通过条理清晰的“民生账”,有利于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查漏补缺、优化改善相关政策的执行,让这个不断更新的账本持续发挥作用,日积月累形成更好的工作效果,打通政策执行的堵点,优化政策制定的精准度,以主题教育“四下基层”为抓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
走实“基层路”,争创好成绩。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自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力量,最广泛地凝聚起共识和支持,才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基层的调研必须走扎实,不能走过场,认真用好每一次基层调研的机会,高质量沟通、高质量反馈、高质量互动,才能让整个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向基层问计,也要向广大群众宣讲中心工作的逻辑出发点和现实紧迫性,及时通报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以及未来造福民生的作用,为群众答疑释惑,为基层工作者鼓足信心,形成齐心协力推动发展的良好氛围,并获得源源不断的积极支持。
银川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无论我们处在什么岗位、什么行业,每一次奋斗的突破,都在为这座城市的进步贡献力量。主题教育“四下基层”的广泛开展,就是听取基层声音、推动政策执行、凝聚各方力量的契机。我们要以谦虚谨慎、务实进取的态度,激发广大群众对银川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向着2023年全年目标的圆满实现发起冲刺,也为2024年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开局。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