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老旧农渠换新颜保障灌溉暖民心

2023年12月05日  梁小雨

桂南村四社和五社1930亩农田附近新渠已完工(12月1日摄)。

12月1日,走在贺兰县常信乡桂南村四社和五社的农田之间,入目之处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今年冬灌时,10月下旬修葺好的支渠将黄河水顺利送到农田进行灌溉,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的“命脉”,在桂南村四社和五社的农田附近,有一条2007年建设的1400余米的农业灌溉渠,但由于渠系小、标准低、老化严重、受水能力差,近两年灌溉期间经常倒塌,周边1930亩耕地都受到了影响,给农户和企业蔬菜种植基地造成了经济损失。

“以前建设标准低,经过日积月累,倒渠、破损、漏水等问题比较突出,村民们对此反映也比较强烈。”桂南村五社队长赵新国将这个问题及时向村委会进行了反映。

“群众关心的事就是村党支部工作的重点事。”桂南村党支部书记王健介绍,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桂南村以“书记领办”项目为抓手,组织召开专题会征求周边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诉求,研究制定修缮方案,并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最终申请到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资金落地,这条16年的老渠得以重焕新生。村民秦毅家的田地就在新修的农渠附近,今年冬灌时,新渠也投入运行,他说:“现在渠修好了,平时需要灌溉几个小时的地,现如今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了,来年田里的收成有保障,我心里也踏实了!”

“水渠虽小,但通民心。水渠的修缮,不仅消除了灌溉时的安全隐患及周边农田淌水难的问题,也为来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王健说。今年以来,桂南村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摆在突出位置,以民情沟通会、“开门办实事”等活动为突破口,聚焦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点单式志愿服务”,积极办好民生实事。除新修农渠外,桂南村还领办了6000米路面硬化、菜心基地收益分红等民生实事,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健介绍,明年该村将持续倾听民意民情,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本报记者 梁小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