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鲍淑玲)12月4日,记者从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紧扣“减污治污、生态修复”目标,全力以赴抓储备、千方百计抓建设,不断推动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注入强劲动力,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美丽银川蓄力赋能。
“我们先后在永宁县、灵武市、西夏区等地组织举办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谋划与申报培训班,重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质量提升、固废综合利用、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谋划,以及新形势下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模式与案例等方面作了全面培训和专题讲解,并针对项目谋划申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不断加大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项目谋划与申报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项目谋划与申报工作质量。”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紧扣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投向和政策导向,聚焦重点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储备,聚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无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等方面,谋划储备了冬季清洁取暖、工业园区移动监测能力建设、鸣翠湖水生态保护修复、月牙湖乡农村污水治理等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据介绍,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立足职能职责,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对接,吃透政策,精准发力,已争取各类生态环境领域项目资金8.28亿元,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