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与企业家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共建更加美好的大美银川。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之后,全市上下形成了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一系列围绕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惠企助企的政策深入实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岁尾年初,正是酝酿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刻,全市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
银川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将助推银川的高质量发展。银川飞速发展的成绩足以证明,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更是优质市场环境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维护者,关系着银川的城市品质和发展前景。银川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深度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在项目、科技、人才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关键环节上,主动制定并推动扶持优惠政策落地落实,不断积累积极因素,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培育更稳健的发展预期。
民营企业选择扎根银川,源于对这座城市的信任。维护和保持这种对城市未来的良好预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哪些支持,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破除哪些制约发展的桎梏,都是职能部门主动出击、主动作为的工作方向。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着企业上门求助,而是要主动深入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沿,了解民营企业的真实想法,广泛听取企业的声音,真正把民营企业当成自己人。
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是职能部门的分内事。很多民营企业有了困难,觉得有些门不敢进、有些话不敢说、有些事不敢提。我们必须通过主动作为,消除民营企业的心理障碍。对于企业合情合理的诉求,我们要积极介入、主动介入、深度介入,不仅要力所能及,更要全力以赴。着力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杜绝“笔下有千言、胸中无一策”的空谈,与民营企业一同在市场中摸爬滚打,锤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与民营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这是银川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鲜明态度。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贯彻这样的鲜明态度,真正把民营企业的发展,与银川高质量发展紧紧链接在一起,形成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凝聚源源不绝的力量,为更加美好的银川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