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未来社区建设,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七子连湖社区、满城北街街道居安家园社区试点和实践过程中,银川市对照未来社区建设场景,坚持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多元化、智慧化、可持续、可复制的社区服务模式,打造符合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未来社区,让社区和城市成为居民共建共享共乐的美好家园。
今年,我市将未来社区建设列为“十心实事”重点项目,按照“一社区一方案、一社区一主题、一社区一特色”编制试点方案,明确了未来社区的九大场景、38项具体指标和81项重点建设任务,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积极构建创新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围绕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九大场景,依据自身定位及优势,打造了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社区共享食堂、便民服务点、智慧养老中心、托育服务机构、亲子乐园、幸福学堂、健康中心、网络直播间、综合商业体、便民市场、快递驿站等服务枢纽,建成了“社区生活一张图、服务需求全覆盖、服务人群全覆盖、服务响应零延时”的“15分钟全龄友好普惠社区生活圈”。
我市坚持党建引领,按照“五好社区”建设标准,通过走访入户、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深入调研社区居民群众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统筹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团队等资源,定期召开服务综合体运营机构联席会,讨论社区活动计划、治理难题、协作方式及资源清单等事项,有的放矢,最大程度挖掘社区资源,引入优质商业、公益、群体、个人四类“社区合伙人”,采取“公益+低偿+市场”的方式,以社区阵地存量空间换便民为民服务,以服务促精细化精准化治理,推动形成功能多元、配置均衡、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党群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公益服务+特色服务”全生命周期社区服务业态格局。
在运营阶段,我市建立社区四级网格服务体系,依托居民议事、社团达人、志愿活动等载体,打造“先锋红”“巾帼粉”“平安蓝”“橄榄绿”“暖心橙”等9支志愿队伍。在试点社区探索区域统筹运营,推广“综合运营+专项运营”,联合辖区80余家“商户联盟”,创办“爱心银行服务中心”,调解矛盾纠纷120多起,开展志愿服务1300余场次,完成积分兑换360余次,实现人民社区人民建。
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为此,我市优化完善未来社区数字化应用功能,坚持以社区数字建设串联社区生活、社区邻里、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功能,探索社区智能“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建立未来社区“平台+管家”模式,以实现社区空间要素可视化、社区全场景智能维护与管理为要点,将构建“数字驾驶舱”,以电子地图的形式,通过对空间建筑、人员、车辆、房屋、设备等信息的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整合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建立“15分钟线上数字化生活服务圈”。同时,推进智慧养老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全民康养”智慧养老体系,整合打通智慧安防系统,提供社区一体化管理和数智化服务,为社区精准服务降本增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服务体验。
本报记者 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