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践行初心使命 恪守职责担当

2023年12月12日  刘嘉怡 李鲲鹏

李秀萍:发挥余热 解困帮扶践行初心

上门照看、免费理发、送餐上门……在永宁县望洪镇靖益中心村,一支戴着红袖带的志愿服务小队活跃在村里,总能及时为有需要的村民送上贴心的帮助。这支小队有一个暖心的名字——“微笑大妈”志愿服务队,发起人和负责人是今年74岁的老党员李秀萍。

2014年搬进靖益中心村,退休后闲不住的她想着为村民做点什么,于是和几位热心的阿姨商量后一拍即合,成立了“微笑大妈”志愿服务队,将各自多年来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运用到村里的平安巡防、矛盾调解、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中,尽心尽力帮助村民。

每个月的6日是靖益中心村老人们专属的理发日,每到这天,村里的老人们总会准时来到爱心义剪摊位享受理发服务。“村里没有理发店,老年人出门又不方便,我们就组织了一支理发服务队,定期给老人们理发。”李秀萍说。除了理发,她还经常组织队员上门为独居老人、残疾老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叮嘱安全用水用电,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充满关爱,不再孤单。

此前,靖益中心村四队村民司调菊的丈夫遭遇车祸意外去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司调菊因经受不住打击病倒了,但家中还有年迈的婆婆需要照顾,收回来的玉米也还在场地上堆着,不抓紧剥皮晾晒,一年的收成就没了。得知这一情况,李秀萍立即召集队员和村里的热心群众帮助司调菊家剥玉米皮并摊开晾晒,并不断开导她,帮助司调菊重燃生活信心。

在李秀萍的带领下,“微笑大妈”志愿服务队发展了24名固定志愿者,流动志愿者近百人,已完成各类志愿服务200余次,服务对象超4000人次。“作为党员,每当看到大家脸上幸福的笑脸,心里都会由衷地感动。我会继续保持热情,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李秀萍说。

本报记者 刘嘉怡

马跃武:率先垂范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马书记就是我们致富的领路人,是村民生活的贴心人,有了他村里就有了凝聚力,大家就有了主心骨。”灵武市崇兴镇中渠村村民张慧琴说。

作为中渠村党支部书记,“群众怎么致富”是马跃武挂在心上的头等大事,他带领全村养殖户集体搬迁到白土岗养殖园区,成立了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功能型党小组,培养了49名致富带头人,打造了一支战斗力强的党员队伍,树立了中渠村“强村富民”的党建服务模式。因村制宜促增收,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了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乡村美学于一体的“饶有兴趣生活圈”,每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纯收入65万元,有效解决富余劳动力40余人就业问题。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161.28万元,2023年村集体收入将突破200万元,该村先后获得银川市壮大村集体先进村等荣誉。

作为支部建设“排头兵”,马跃武牢记职责使命,切实做到率先垂范、担当作为。团结带领村班子成员对照组织建设标准,不断提升支部标准化建设成效,2022年中渠村党支部跻身“五星级党支部”。他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己心”的初心使命,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创新提出“抓党建、强服务,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托“微宣讲”“上门送学”等活动载体,让“主题党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探索出了村级治理“六个一”新路径,10余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队、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马跃武深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作为人民群众贴心人,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帮助村里砌护毛渠14公里,硬化道路6.5公里,安装路灯220盏,卫生改厕416套,全村混凝土路通路率、自来水通水率达100%,垃圾违建拆除、清运及处理率达10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由于工作出色,马跃武先后荣获银川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银川市“凤城领头雁”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李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