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主题教育宣讲工作广覆盖、接地气、见实效,让党的理论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金波路社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在积极探索新形势理论宣讲工作的规律特点后,打造了金波路社区‘与理分享’课堂,提升品牌、队伍、传播、模式四大‘宣讲矩阵’,从而让主题教育宣讲工作更有‘度’。”金波路社区党委书记胡海娜说道。
金波路社区老人多、党员多、流动人口多,于是社区组建了一支由20名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组成的“乐邻好声音”说学团,通过有声课、情景课、互动课等多种形式,提升党员学习的覆盖面。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金波路社区以“乐邻好声音”说学团为依托,结合实际打造具有金波路特色的“与理分享”课堂,探索形成线上云课堂、专题微党课、情景小舞台三大学习宣传载体,通过完善理论宣讲体系,绘制金波路社区理论宣讲地图,充分利用各宣传载体,面向辖区党员群众广泛开展“理论沙龙·精彩讲述”理论辅导、“百姓名嘴”风采展示等活动,把新思想讲深、讲透、讲生动。截至目前,共开展“与理分享”课堂主题教育专题学习4次,融学习、建言献策为一体,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为民服务意见建议5条,实现了学以致用,以学促干。
“我真想到社区参加学习,但是现在腿脚不方便,去不了。”10月初,金波路社区网格员侯晓燕在入户走访家住辖区棉厂小区的老党员张学清时,老人颇为遗憾地说。在随后的入户走访中,侯晓燕发现还有一些老党员和张学清老人一样,学习积极性很强。如何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主题教育学习呢?经过再三考虑,10月下旬,金波路社区把课堂搬到了棉厂小区的广场上,不仅如此,还在课堂设置上进行了创新,采取一问一答、有奖问答的形式,并且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压缩了活动时间。课堂上,老党员们积极发言,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截至目前,金波路社区已结合棉厂小区党支部及二公司小区党支部老党员需求,定制了2场专属“问答学习会”,推动主题教育理论知识从“纸面上”扎根于党员居民“心窝里”。
胡海娜介绍,“与理分享”课堂注重以优化需求供给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应知应会的”和“想要学习的”结合起来,根据宣讲场所、受众的实际情况,打造全方位的理论宣讲模式。近期,社区“与理分享”课堂常态化设置党的知识理论宣讲“菜单”,将“派单”式宣讲与“点单”式学习相结合,全面提升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金波路社区依托“与理分享”课堂,建立线上线下联动宣讲机制,大力延伸理论触角。线下通过“书记讲党课”“小网格大道理”等多种形式,将主题教育创新理论的“大主题”转化为群众急切关注和乐于接受的“小切口”,截至目前,共开展基层党支部书记专题讲党课6次。与此同时,社区将“与理分享”课堂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发送到党员微信群里,扩大“与理分享”课堂的覆盖面。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宣讲手段,不断丰富‘与理分享’理论宣讲品牌内涵,继续培育出更多‘有温度’的理论宣讲作品,开展一系列‘有人气’的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胡海娜说。
本报记者 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