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湖畔幼儿园建得太及时了,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近日,得知该幼儿园明年5月份就能完工的消息后,金凤区五里湖畔小区居民黄女士高兴地说道。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金凤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民意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民意导向
用心用情解难题
今年以来,金凤区仔细梳理涉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业创业富民、城市更新改造、安全发展保障、便民服务拓展等10个方面3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实行县处级领导一抓到底,各部门(单位)细化任务分工,立足岗位作贡献,进一步明确办结时限、压茬推进、跟踪问效,倾心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
市民黄女士去年在五里湖畔小区买了房子,正发愁将来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后来得知在距离她家小区不远的五里台新村小区内新建了幼儿园,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据悉,今年金凤区实施了包括五里湖畔幼儿园在内的金凤十二小、十八小、二十一幼等7个教育项目,总投资5.52亿元,新增学位6930个,解决了辖区孩子的入学问题。
前段时间,金凤区第四届“引凤创梦”青年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暨集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平台启动仪式举行,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助力金凤区特色产业聚集融合、转型升级。在保就业、保民生方面,金凤区放大辖区经济优势,充分调动资源,今年以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26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09人。新培育创业实体1046个,落实社保补贴2199人、1145.45万元。
坚持问题导向
群众心声有回应
12月6日,在满城北街街道中强巷社区明园小区的小广场上,孩子们在暖阳下愉快地玩耍,老人们靠在椅子上惬意地晒着太阳,一派冬日闲适景象。这个小广场,以及整个中强巷社区老旧小区的改造,正是金凤区聚焦民生之难、民生之需的具体体现。
结合主题教育,金凤区组织各部门下沉一线、摸清基层情况、拿出实招硬招,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持续推动难点问题高效解决。在中强巷社区改造之初,辖区9个小区中,只有明园小区有一个小广场,但也是年久失修,居民日常休闲没有去处。结合具体情况,从改造之初,住建部门就制定了拆除各个小区围栏,将9个老旧小区连通,共享休闲娱乐区域的改造方式。如今的中强巷社区,有了居民共用的小广场、健身器材、活动中心,群众心声有了响亮的回复。据悉,今年金凤区对16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项目完工33.4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2819个。
同时推进“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打造了枫林湾小镇、新百CC park等5个社区商业中心,满足了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新建了满城北街、金凤万达等3个爱心服务流动驿站,黄河东路街道通福家园社区、北京中路街道民生花园社区已被住建部批复为创建完整社区试点。完成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7个,打造长城中路街道枫林湾社区食堂等助餐点3个,相关便民市场、社区蔬菜直销店等建设正在按序推进。
坚持效果导向
拓宽服务同心圆
12月7日,在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恒大名都社区自习室内,居民张女士正忙着复习备考,她笑着说,自从社区建了图书馆,她上自习、看书都方便太多了。
今年以来,金凤区建成了恒大名都社区等6个图书流通点,这些图书流通点同时配套建设了自习室、非遗传承点,还引入了第三方服务,恒大名都社区党委副书记马福花介绍说,社区图书流通点除了满足日常居民的阅读、自习需求外,还利用假期、周末时间,开办绘画、器乐、非遗传承等课程,满足辖区居民和孩子的兴趣爱好。
金凤区结合“四下基层”,持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力促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推动为民办实事出实绩、有实效。累计为中粮御府北门新建道路分车带、丽银街(新燕路—金凤十七路)道路分车带、金凤十七路(丽银街—唐徕渠林带)道路分车带和望海路(天鹅街—满城街)分车带4条道路配套绿化、完成造林202.6亩;丰登镇集镇综合管网改造、和丰村天然气接入、良田镇清洁取暖项目等按进度有序推进中。知民之所需、解民之所盼。金凤区抓住群众反映强烈而长期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焦点问题,深入推进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着力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的实际行动。
本报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