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陕北,它的冬天有银装素裹的雪景,有嬉戏玩耍的雪地,有光滑平整的冰滩,有花样翻新的年饭,有荡气回肠的民歌,有红火热闹的秧歌,有暖窑热炕的悠闲……
屋外大雪漫天,我悠哉地躺在暖和的被窝里,听见邻居和妈妈打招呼:“今儿个熬冬呀不?”妈妈喜滋滋地答道:“熬呀!”“熬冬”是我们陕北的特色,就是这户人家要改善一下伙食。听到妈妈的话,我麻溜地从炕上下来去看他们“熬冬”。羊正肥,准备开始出栏,我看着他们熬羊肉汤,做“羊脑肉滚白菜”,青贮白菜在陕北冬天也算好东西,较之腌白菜上个档次。
下过雪后每家扫自家门前的雪,门前落下的雪像是给大地披上了羊毛被。妈妈拍拍我的脑袋温柔地说:“和妈妈一起去给大地画幅画,好不好?”我小手快拍着,高兴地点头,随后扛着大扫帚和簸箕跟在妈妈后面,我见妈妈聚精会神地扫着,就拿着扫帚慢慢向妈妈这边靠拢,趁妈妈不注意,我使劲一扬笤帚,无数朵美丽的雪花落在妈妈的脸上,妈妈立刻变成了一个雪人。我哈哈大笑,一阵风地跑进屋里连忙把门关上。过了一会儿,我听外面没有动静了,心想,妈妈一定回去扫雪了。我就轻轻地打开门,刚一探脑袋就被击中了,我也变成了一个“雪娃娃”,妈妈笑得前仰后合。我们扫完雪进屋时,全身已经湿淋淋的了。我和妈妈扫出了弯弯曲曲,奇奇怪怪的路径,现在想来那才是最美的一幅画,美极了!
大雪过后,我和小伙伴向村子走去,大地“千里冰封”,河水“顿失滔滔”。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人们在冰面上来回走动,伙伴们在冰面上嬉笑地玩冰车,滑冰。我不会滑冰,但我被眼前伙伴们优雅流畅的滑行动作所震惊,他们仿如组成了一幅绝美的冰上画卷,像云彩在天空般飘浮,在冰面上轻盈地滑行,带动着风声呼啸而起。我也不甘落后,和他们一起玩闹。这天然的冰场,滑者不掏一分钱,不受时间限制,尽情尽兴。
陕北的冬天是漫长的,秋去得早,春来得迟,从晚秋到早春,整个陕北大地一直被重重严寒包裹着。当第一场强劲的西北风吹过后,陕北大地一片萧条。总是这个时候,大雪不期而至。陕北的雪也大有特点,它来得突兀,下得酣畅,去得玄奇。
大雪过后,整个高原一改往日的黝黑,显得又白又胖!如果你站在山巅四下望去,喧闹的村庄不见了,大路小路不见了,天底下一片耀眼的白色,白得奇怪而又单调,恍惚间令人不知身处何时,身在何地。冬天就要闹秧歌,秧歌历来是我们陕北人的欢乐之神。陕北秧歌要数绥德、米脂一带最正宗、最地道,这里不仅是陕北文化中心,也是陕北秧歌的发祥地。我们这里的人们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会闹秧歌。锣鼓一响,嗓子发痒,秧歌一扭,没了忧愁。腊月里排练正月里闹,说书、酒曲、信天游、二人场子、大秧歌、转九曲,各显其能,精彩纷呈。“羊肚子手巾红腰带,陕北后生好气派。甩开膀子乐开怀,红红火火扭起来”。那是个性的张扬,激情的喷发,生命的燃烧……
陕北的冬天,苍凉而悲壮,它没有江南的柔情,没有北国的豪放,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大雪纷飞像一首古老的诗篇,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故事。它像白色的羽毛轻轻飘落,覆盖了黄土高原的山峦和沟壑。雪中的陕北,浪漫而包容,它接纳着每一片飘落的雪花,也包容着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高洁(陕西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