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党校建在“家门口”党员教育“零距离”

2024年01月05日  范晓儒

“回家过元旦,发现家门口的党校不仅设施齐全、课程也很丰富,吸引了全镇党员来听课,以后回家又多了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参加永宁县望洪镇党校培训的外出务工返乡党员王菲菲开心地说。近日,永宁县望洪镇党校2023年度党员冬季轮训示范班开班,村“两委”班子成员、镇机关党员、离退休党员及辖区流动党员共100余人参加。

“每次参加街道党校组织的培训,都感受颇深。虽然我们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我将不断学习、发挥余热,协助社区为群众提供各项服务,做一颗退休不生锈的螺丝钉。”金凤区满城北街街道中强巷社区明园小区党支部书记秦有福说。

西夏区兴泾镇党委党校依托肉牛养殖特色产业,在十里铺村举办电商直播培训,带动10余户党员群众学习电商直播技巧,帮助村集体和党员群众实现“双增收”……

基层党员在哪里聚集,党员教育培训就往哪里跟进。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银川市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与基层党校建设“一盘棋”部署、“一体化”推进,持续加强基层党校标准化、信息化、实效化建设,把党校建在“家门口”,实现党员教育“零距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我们通过建强‘专职+兼职’师资队伍、优化‘共性+个性’教学模式、注重‘培训+转化’实效实践三种方式,打造相对稳定的多元化专兼职师资体系,变教育培训由‘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帮助基层党员干部在‘家门口’充电蓄能、提升本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将基层党校建设使用纳入主题教育中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健全完善市、县(市)区委党校帮带基层党校机制,从市、县两级党校选聘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作为专职教师纳入师资库,还将县乡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村(社区)“两委”成员、先进模范人物、“土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纳入师资库。同时,坚持以党员需求为导向,坚持把学思践悟、学用转化贯穿基层党校培训教育全过程,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各基层党校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并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打造田间地头、小区庭院等现场教学点,依托“学习身边榜样”“立足岗位作贡献”等活动,探索“看、听、做”为一体的沉浸式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把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筑牢根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为落实“五八”强首府战略、实现“五个示范引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灵武市通过外引内选、上下结合,组建60余人专兼职讲师库,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开展宣讲200余次,受众1.8万人次;贺兰县洪广镇依托镇党委党校“主课堂”+村(社区)“分课堂”培训体系,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事例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延伸覆盖镇、村(居)党员1800余人次;兴庆区中山南街街道党工委党校在红运新村开展“院前楼下听党课”等教学10余场,打造接地气、聚人气的“春风十里传党声”党建品牌……把党旗插到田头,将党课上到街道,把传统的室内党课搬到基层党员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党的政策变成党员群众能听得懂的“大白话”,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促落实的实践和行动,让建在“家门口的党校”推动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走新”更“走心”。

本报记者 范晓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