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更鸟。
已是新的一年,最近很多宁夏鸟友都会带着相机四处“搜寻”,希望可以用镜头捕捉到也在迎新的鸟儿们,这其中,“第三只眼”拍到的知更鸟就十分特别,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个头小,动作敏捷
每年3月,当明媚的春天到来时,知更鸟从南向北迁徏,在北方产卵繁殖以后,到了冬天,又会浩浩荡荡地回到南方越冬。不过就在今年元旦的第二天,“第三只眼”已经在宁夏拍到了知更鸟的身影,它果然是最早报春的鸟儿。
别看它个子小,动作却很迅速,想要拍到它的身影,并不容易。耐心等待拍摄,在这个季节十分不容易,它会穿梭于树丛中,或飞,或是小跑的样子,它很少像大鸟一样慢步行走。等它终于停下来,快速按下快门,这才有了让人过目不忘的“肖像照”。
照片中的知更鸟长得真是好看,样子十分机灵,它的胸前有一大片的黄斑,一眼就能认出来。它的身长大概10厘米~15厘米,是一种小型鸣禽,翅膀和尾巴的上半部是棕绿橄榄色。它的鸟喙是锥形的,眼睛黑溜溜十分有精神,而细巧的腿和浅棕色的爪,让它“灵动外露”。不过它的性格并不温顺,甚至是好战的,尤其是繁育期,雌性知更鸟最为“凶猛”。它们每年会下2~3窝蛋,每次2~3个,但它们一般不实行终身相配,有时一次生儿育女后,就会一拍两散。而筑巢的事,都是鸟妈妈亲自为之,且一次生育后也就不要了。有趣的是,它们的巢仅是用来生蛋育鸟的,睡觉都是在巢外,一般会藏匿在植被茂密处。
为什么叫知更
“知更”的意思是“值更、报更”。
古人没有钟表,对于时间的感知,白天可以通过太阳来知道时辰,晚上没有太阳就需要有专业的“更夫”负责在整时整点“报更”,就是影视剧中那种拿着锣和梆子大半夜在街上喊“天干物爆,小心火烛”的那个人,在报更的时候具体的时间是通过敲打锣和梆子的节奏传递的。这就是“报更”的来历,而更夫晚上工作就叫“值更”。
而为什么叫“知更鸟”,和它的生活习性分不开。原来,作为一种候鸟,知更鸟在迁徙的过程中,每当黄昏到来,鸟群就不再飞了,而“黄昏”正是十二时辰中的“戌时”开始,是“五更”中的“头道更”。知更鸟还有一个习性就是夜啼,一般来说到了晚上猫头鹰、杜鹃等少数鸟类会夜啼外知更鸟也有夜啼的习性,和猫头鹰的夜啼不同,知更鸟的鸣叫很好听,晚上鸣叫的知更鸟就像在值更的更夫一样,而在第二天日出,也就是“卯时”,知更鸟还会像雄鸡一样晨鸣,然后开始继续迁徙。这就好像在告诉人们夜晚已经过去了。
因为这种日落而息,日出而飞,晨夜鸣叫的习性,知更鸟才有了“知更”的名字。
丰富的寓意和象征
在许多文化中,知更鸟都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首先,知更鸟通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因为知更鸟是每年早春就开始唱歌的鸟类之一,所以人们常常将其视为新生和复苏的象征。当知更鸟的歌声响起时,意味着冬天的寒冷即将过去,生命的新篇章即将开启。
宁夏观鸟协会秘书长李志军介绍道,知更鸟在很多人眼中也被认为是忍耐和决心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知更鸟会在严寒的冬天中坚韧生存,抵御住寒冷的困扰。因此,知更鸟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
图片由宁夏鸟友第三只眼拍摄
本报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