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白土岗乡海子井村青储玉米迎来丰收(2023年9月10日摄)。
近日,灵武市白土岗乡海子井村依托村企共建平台,对接共建单位宁夏圣友德实业有限公司为消纳达标水铺设10.5公里排水管道,随着一股清澈水流沿着埋地管道奔涌而去,海子井村“靠天吃饭”的3000余亩旱地开始冬灌,缺水的大问题得到解决,昔日缺水干旱的土地已然变成致富增收的沃土良田。
2023年,在灵武市委、灵武市政府的领导下,白土岗乡紧扣“一强双促三提升”党建工作思路,创新构建“村村联建”“村企共建”党建共同体,集全乡之力就地取材,向内挖掘,通过增地、增产、增收益,降成本、降用工、降风险,实现了土地利用、促产业发展、促担当尽责,保种植得利、保致富增收、保粮食安全等成果。截至目前,全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500万元,纯收入跃入千万元大关,均同比增长3倍,9个村集体纯收入均过百万元,成为灵武市唯一一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纯收入“双双过千”的千万强乡。
盘活资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基础
白土岗乡耕地多掌握在群众手中,村集体因资金、资产、资源短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缺少关键抓手。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白土岗乡党委班子通过调研发现,各村均存在土地闲置、撂荒、群众私自占用集体用地等情况。为解决这一难题,乡村干部上山入户反复做群众工作、强化综合执法,复垦撂荒地、改良盐碱地、整治非法占地,积极探索“村集体+企业+农户”土地流转新模式,通过饲草种植、土地流转盘活土地9000余亩,助力村集体增收超过11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600余万元。同时,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村集体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盘点各村闲置资金900万元、村集体房产4处,通过资金注入分红、房屋租赁等方式最大限度盘活利用,带动村集体增收114万元,守好集体“家底”的同时盘活资源,带动村集体发展壮大。
此外,为推动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白土岗乡各村与辖区24家企业联合成立“村村联建”“村企共建”联合党委,各村党支部根据资源分布、产业发展、组织建设等情况划分为3个联建村组,与联建企业联合发展,形成以强带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鼓励各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子公司4个,推广村集体承揽小微工程机制,实现服务范围由原先种植、养殖不断向加工、流通等环节延伸,围绕周边绿化、道路硬化、物业保洁等为共建企业提供项目服务19个,临时占地服务、劳务输出服务等14个,实现村集体纯收入增加166万元,带动村民增收60余万元,不断推动各村、辖区各企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实现集体、群众、企业“共增收”。
多元发展为壮大集体经济快速添动力
今年以来,白土岗乡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抢抓农业设施产业园区、养殖畜牧产业机遇,蹚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发展的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指导新火村、长流水村、枣岗子村等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探索自主经营,依托“村企共建”平台开展饲草经营,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辖区养殖企业提供苜蓿、青贮、豆粕等饲草7000吨,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00余万元,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从应急式“输血”向可持续“造血”转变。
白土岗乡泾兴村调整产业种植结构,依托农业设施产业园区3栋村集体温棚试点种植榆黄菇、辣椒等经济作物,带动村民参与到菌菇种植、采摘、销售等各个环节,让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进一步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火城子村、华新村等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农户、外地客商提供土地托管服务,为3000余亩麒麟西瓜在用工、机械等方面提供保障,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纯收入20万元。
惠民服务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保障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指导各村将部分村集体收益用于民生服务。”灵武市委副书记、白土岗乡党委书记刘磊说,白土岗乡创新开展农村领域“红色物业打包服务”,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元,解决群众修缮房屋、维修电器等需求超过1000件;投入30万元为216名学生建设餐厅,同时每年由村集体支付20万元资金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7个村拿出村集体收益90余万元,补助6000余村民缴纳医保,有力保障了群众的卫生健康,真正让“躺”在账上的集体收入转为解决群众困难的“助推器”。坚持村集体产业带动、项目拉动、技术推动等途径,带动新增收益、就近用工600余人、工资性收入900余万元,对接30余名村民进厂务工实现稳定就业。
村集体经济有了坚实的“底子”,村干部干事创业才会有“底气”。白土岗乡利用2023年村集体收益成效,回购长流水生态旅游区,以股份合作方式,盘活旅游资源,以“一轴两带多中心”为发展思路,通过改造基础设施、第三方运营、挖掘文化内涵等举措,助力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不仅盘活了宝贵的旅游资源,又拓宽了村集体增收途径。
本报记者 李鲲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