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哈尔滨实力圈粉靠的是什么?

2024年01月12日  皇甫世俊 刘薇 周志翔

2024年元旦假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火出圈的哈尔滨冬季旅游,到底是靠什么实力圈粉?相信这是很多地方的文旅从业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在精心的准备、长期的引导之后,还有一些客观原因,让这“泼天的富贵”降临在“尔滨”头上,并且能够完美“接住”。

观点①

全城的“宠粉”诚意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确实展现出了城市的气度和诚意,对社交媒体的冲击力是很大的。抓住流量就是抓住商机,这一点在文旅产业是决定性的。抓住一个热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土豆”的热词,都会进行二次,三次创作和加持,让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度一浪高过一浪,不仅低成本完成了文旅产品的宣传,更建立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城市形象,塑造了一个全城宠粉的标签,更重要的则是,哈尔滨能够说到做到,把这种诚意延伸到了线下的旅游体验上。

当地政府的宠客策略考虑到了需求与供给的种种细微,想方设法创新游玩项目,这些都是政府部门的具体作为,没有喊口号,直接见行动。以年轻群体为主流的游客,会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实时通过自媒体传播出去,小小的细节会被无限放大,而这正是体验经济的玩法。

体验经济强调的是提供一种独特的、有价值的体验,而细节是实现这种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加上本地市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欢迎游客,冻梨摆盘、买萝卜切片……这些老百姓自发的举动,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众多官方与民间的细节举动,亮出了这座城市的姿态与诚意,游客怎能感受不到。

全民“宠客”是今年哈尔滨冰雪旅游人气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市政府持续出台政策、优化服务,并号召与鼓励市民善待外地游客,以保障游客安心、舒心、开心,城市涌动的热心与热情令人流连忘返。归根结底,真心成为哈尔滨的“必杀技”和“流量密码”。这些成功的做法值得各地效仿和借鉴。

观点②

真正做到好玩

哈尔滨的雪花,旅游业的繁花。已摘得全国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成为世界顶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尔滨”何来这泼天美誉?当然是好看、好玩,还实惠啊。

“尔滨”的红,不是没道理。首先离不开对游客需求的深入了解。历次旅游工作联席会、专题会中,哈市多次强调“游客思维”和“城市主客共享景区”;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晶也说,他们用了一年时间训练,不断增强市场化思维和服务意识,2023年初开始,当地便邀请文旅头部博主,用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宣传黑龙江,同时,特别关注游客评论,每天都会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收集网友反馈和建议,将信息作成台账及时反馈。总之一句话,游客想要什么就做什么,游客对什么不满意就改进什么。

再说回资源,东北文旅资源丰富,尤其冰雪游资源,但受制于老工业基地惯有的计划经济思维,多数时候,很多东北城市并非“不作为”,而是“不知如何作为”或“不敢作为”。从何处打开缺口呢?就是需求。由了解需求而知何为,哈尔滨向游客们呈现出多样、多元、多维且极具个性的冰雪旅游项目,再辅以系列线下主题活动层出不穷,城市的旅游资源真正做到了好玩,还能玩得花哨、不重样儿。

物美价廉又好玩,不亦乐乎。但显然,这不是文旅部门一方力量就能做到的,游客们赞哈尔滨人热情好客、实在,其实是一座城市整体在努力,自上而下的政策设计,以及自下而上的呼应配合,形成系统推力,螺旋上升之势渐显。这对每一个致力于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城市而言,都是教科书级经验。

观点③

系统性的政策支持

一年来,黑龙江制定《黑龙江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实施方案》,出台《黑龙江省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50条措施》《黑龙江省加快发展边境特色旅游20条措施》,发布“开心游龙江”十条措施,推出“十”大主题线路、“百”场美食盛宴、“千”台文旅盛事和“万”种龙江好物。

这种具有系统性的政策支持,极大地释放了行业的潜能,更让每一个游客做到了体感可知。更重要的,则是对这些行业政策的有力执行,从纸面政策成为落地政策,体现了当地职能部门的强烈决心和信心。

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带来的潜在收益也很多。在这个流量即是价值的时代,重视文旅产业,其实就是在提前存储未来发展的潜能。因此,有力的政策保障,一以贯之的执行力度是政策面的关键。

更为重要的是,文旅产业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一项持续投资、持续见效、持续积累的产业。既不能脱离自身规律拔苗助长,也不能消极对待任其自然发育,归根到底,就是用系统性手段来保证政策的一致性和执行效率。在政策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还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现实,制定可以实现的、可执行的目标。切莫好高骛远、虚无缥缈。

皇甫世俊 刘薇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