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离不开交通先行。交通骨架的持续完善,缩短了时空距离,提升着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现代交通日益发达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便民服务效能,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便民高效,如何持续推动绿色出行,让城市更加清洁美丽是每一个交通人正在做的一套考题。
2023年,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全体干部职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稳”字贯穿全年工作,持续用力大抓交通发展、抓大交通发展、抓高质量发展,聚力创示范、扩投资、保畅通、护安全、优生态、强思想,银川市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
亮点工作:
1.2023年,银川市联合西安市成功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支持城市群。
2.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出行示范市、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市,被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列为巡游出租车电动化试点市。
3.银川公铁物流港“通欧亚、对接沿海、辐射宁蒙陕甘毗邻(华北)地区”品牌通过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验收。
4.以城际公交为路径的道路客运转型发展案例被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
5.银川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被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选为全国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成果实地观摩点。
A思想引领狠抓学习增强理论知识修养
过去一年,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交通运输工作不偏航。
全体干部职工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分支部、分批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利用“学习强国”、网络教育等平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筑牢政治忠诚,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调研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14个,检视整改制约发展的问题40个,形成制度机制11项。
严格落实各项党内法规,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履行意识形态责任制规定,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等宣传教育,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形势,密切配合公安、网信部门管控网络舆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B基建增效吸引投资为营商环境增动力
2023年,银川市交通运输局不断深入研究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导向、发展方向、资金流向,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发挥项目投资带动作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同比增长66.4%,创历年固投统计入库新高。
银川市一体化绿色交通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的95%;银川东线公路兴庆区段交工通车;典农河旅游风景路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银川南线物流快速通道、火车站地下人行通道前期加速推进;上海路和解放路东延伸提质改造工程具备招标条件;积极配合自治区推进包银高铁、乌银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
及时修订《银川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息化监管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监管体系。办理投诉处理3万余件,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交通行业智慧。
C提升效能强化服务让百姓出行更方便
2023年,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共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3条,60条公交线路推行“响应式停靠”,开通儿童、青年、劳模、护学等专线23条。新增城际公交线路2条,定制客运线路3条。治理火车站周边交通秩序,成立工作专班,协调推进广场特色化、实用化改造,优化进出站通道设置,增设公交首末站,增加泊车位1568个。圆满完成“春运”和重大节假日保障任务。全年客运量、周转量分别达1057.43万人次、13.91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9.73%、82.95%。
聚焦“六优”产业之现代交通物流,持续推进物流保通保畅,安排1.6亿元资金支持10个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75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4座,惠及23个乡镇(街道)、143个村(社区)。推动农村快递服务网点“规范、提升、集中、整合”,建成村级快递服务站301个,实现“一村一站”。
鼓励网约货运发展,促进“多、小、散”货运资源集约整合,10个网络货运平台入驻承托运企业16492家,注册驾驶员103万余名,注册车辆达94万余辆。全年公路货运量、周转量分别达1.69亿吨、198.78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9.62%、9.92%。快递业务量达7981.05万件,同比增长20.34%。
D护佑生命关口前移为交通安全筑堡垒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3年,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全面落实自治区关于扎实抓好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紧紧抓住人、车、站、企、路、桥、船七个关键要素,深入开展“两客一危一货一面”、重大隐患排查、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马路市场、燃气安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严格落实公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完善“两客一危”运输企业行政许可档案,梳理23项重大风险源。压实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员岗位责任,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实行隐患排查“分片包干”制。
截止目前,共检查公路水路运输企业2700家(次),核查货运车辆1.4万余辆次,审查旅游包车线路牌1.9万余张。整改一般安全隐患829处,重大安全隐患10处,立案处罚企业87家,约谈企业126家(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780辆。
公职人员、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安全意识,对突发的安全事故是否能冷静、有效地处理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着力提升公职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共举办“两类人员”、从业人员培训班220期,培训合格6587余人,发放安全宣传材料1万份(本)。
补充更新应急救援队伍、车辆、设备、物资。投资2800余万元,完成12条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安装护栏95038米,施划标线44078平方米。升级公交智能调度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管养公路、新小林带、交通枢纽视频监控系统,推行非法营运车辆线上联网稽查,安装重型货车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530套。
E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为生态修复添活力
贯彻自治区生态环境“1+4”系列文件,持续推进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严守水土保持、节约用地、施工污染要求,反复优化规划项目、拟建项目选址选线,加强在建项目和农村公路绿色建设、绿色养护。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6000余万元,补贴客货运输车辆新能源替代。截至2023年12月底,银川有公交车辆2649辆。其中:低踏板车1449辆,燃气车635辆,纯电动车2014辆,纯电动车占比76.03%。
据了解,银川市成功入选全国绿色出行示范市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绿色出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绿色出行的体验度也在持续提升。全市公交线路总长度3559.10公里,线网总长度1110.09公里,2023年累计客运量约14134.19万人次,乘客满意度85.8%。出台《银川市更换新能源巡游出租车财政补贴政策》,更新纯电动出租车452辆。
举办绿色出行专题宣传,推广“135”绿色出行模式,绿色出行比例达71.05%。推广绿色包装。推广应用“瘦身胶带”、可循环快递盒、免胶带纸箱等环保包装,快递电子面单使用率接近100%,“瘦身胶带”封装率100%,不再二次包装率92.67%,循环中转袋使用率100%,可循环快递包装邮件快件48.98万件,回收复用瓦楞纸箱384.6万个。
近年来,银川市交通运输局通过优先发展公交、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以互联网+道路客运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围绕区域内出行需求,推出定制公交新产品,按照“定站不定线,按需派车”原则,采用线上预约,线下核销的方式,为区域内群众提供定制化公交出行服务。依托定制公交新型的出行服务,为热点区域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探索,有效地改变了原有客运班线客车少、票价贵、等客抢客不守时等弊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在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和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银川市交通运输局交出了一份百姓满意的答卷。
在新的一年里,银川市交通运输局将砥砺奋进,不断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全市公交路网,持续加强执法监管,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加强走访调研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擦亮绿色出行示范市招牌。
本报记者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