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市长 陶少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银川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殊为不易的一年。面对风险挑战和改革发展多重任务,特别是“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严重冲击的多重压力,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力高质量发展,勇担强首府使命,勠力同心,笃定前行,先行区示范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和7.8%。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各条战线捷报频传,重点工作亮点纷呈。
——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政治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打实的拼劲扛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我们争先进位、勇创一流,国字号荣誉精彩沓至。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获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城市、环球最具吸引力旅游城市。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令人自豪的是,银川成为西北唯一入选的全国十大大美之城。
——我们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工业经济大幅增长。五比活动掀起项目建设比拼热潮,93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创七年来新高。经开区“四上企业”主营业务突破1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65%。
——我们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绿色转型成效凸现。城市绿化“三率”指标位居西北前列。高新区通过绿色园区复审。闽宁镇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3.2个百分点,三新产业产值增长45%,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我们紧贴民心、为民解忧,急难愁盼有效解决。民生支出同比增长27.2%。50件民生“十心”实事高质量办结。交通疏堵经验做法入选中央主题教育典型案例。新增学位2万个。保交楼累计交房1.1万套,解决办证难17.8万套,40万市民直接受益,民生答卷更有温度、更暖人心!
主要工作成效。
(一)经济发展进中向好。坚决落实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多项指标领跑全区,首位度稳定在50%以上。出台强信心稳经济25条、优化服务环境20条一揽子政策,减税降费127.6亿元,抓运行、保供应、畅流通、解难题,有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四批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72个亿元以上项目大干快上,“四争”到位资金连续三年破百亿。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瓜菜、淡水鱼等特色农产品畅销。文化城、漫葡小镇破圈走红。西夏陵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贺兰山东麓旅游产业带入选国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市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5%、181%。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支持城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二)三新产业增势强劲。坚持产业为要、项目为王,三新产业主导地位更加凸显,产值达到1260亿元。隆基乐叶单晶电池、晶环蓝宝石晶片、图兰朵葡萄酒小镇等15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运。隆基光伏、天通银厦、共享装备被认定为自治区链主企业,光伏产业综合产能领先全国,新材料千亿级集群目标更进一步。锦洋绿储、宁电投电化学储能项目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蒙牛高端液态奶数智化工厂建成投产,贺兰红葡萄酒、百瑞源枸杞入选杭州亚运会官方指定产品。西北首个国家新型互联网根服务器建成运营,获批全国千兆城市、国家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数字经济规模超950亿元,成为西北首个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三)动力活力加速释放。创新发展示范引领动能迸发,获评年度活力城市。六盘山实验室加速推进,新增国家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77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0%以上。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560余名。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设立银川企业家日,以“五心”服务保护民营企业,获评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前五荣誉,23项典型经验向全区全国推广。新增经营主体7万余户。巨能股份、威力传动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