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激浊扬清鼓正气清风扬帆显担当

2024年02月02日  范晓儒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坚持一严到底。

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站在新起点,回眸刚刚过去的2023年,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自治区纪委监委及银川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为先导,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强化监督、正风反腐,坚持纯洁思想、纯洁组织,在正风反腐中忠诚履职,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在闯关过坎中奋楫向前,纪检监察工作步履坚实、成果丰硕,为首府银川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坚持不懈推进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对党忠诚的政治底色更加鲜明。魂固才能神聚,根深方能叶茂。从“第一议题”学习到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从“三会一课”到“一线感悟”,从同堂读书到领题调研……过去一年,市纪委监委坚持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一体推进,完善落实“第一议题”“第一内容”制度,建立“六学”机制,市纪委常委会先后集中学习3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7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入脑入心。班子成员带头讲专题党课、作廉政报告、赴基层调研、在一线接访,示范带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出更加坚定的信仰信念、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高强的履职本领。坚持把整改落实各级督导组反馈问题作为重点,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整改落实督导反馈问题制定的8个整改方案210条整改措施。牵头抓好全市主题教育整改整治,统筹推进“8+2”专项整治,分级分类督促整改问题211个,以整改整治的成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坚持不懈强化政治监督,服务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市党委工作安排更加有力。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尽管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五项指标领跑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创近七年来新高,工业增加值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三新”产业产值连续两年保持45%以上增长,荣获全国十大大美之城、环球最具吸引力旅游城市等18项“国字号”荣誉,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首府银川勇挑大梁的信心与决心更加坚定。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国之大者”“区之要者”“市之重者”开展高质量监督,将其转化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过去一年,市纪委监委在全区创新构建政治监督“四三三”工作机制和全面从严治党“三督六责九法”,制定政治监督工作指引,实化细化4个方面32项具体任务,持续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督促核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16件,推动各地各部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生命线。确立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政治监督主题,明确31项重点监督任务清单,以精准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完整、准确、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市党委工作安排。

坚持不懈深化“三不腐”一体推进,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态势更加巩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过去一年,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159件,立案422件46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4人,移送检察机关18人。突出治理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深入整治国有企业“靠企吃企”问题,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挖出了一批行业“蛀虫”。深化以案促改促治,针对腐败案件暴露出的制度建设薄弱点先后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4份,督促发案单位建立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制度机制。开展“警示入脑、廉洁润心”廉政警示教育月系列活动,打好廉政教育“组合拳”,编修《新家谱》,让廉洁文化“润物细无声”。

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更加牢固。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过去一年,市纪委监委靶向纠治“四风”顽瘴痼疾,盯节点、抓重点、破难点,坚决整治“一桌餐”、不吃公款吃老板、“快递送礼”、微信红包收送礼金等问题。用好“天眼”系统严防“车轮上的风腐”,深化“慧眼”监督平台严查公务加油卡“跑冒滴漏”,建立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同步核查机制,查处问题25件。全市查处享乐奢靡问题37件。深入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治理,靶向纠治9个方面36项具体表现,举办以“拒绝躺平,干部当‘四强’”为主题的《电视问政》,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6个,问责10人。摸排清理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政务APP”24项,全市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9起,通报典型案件22起。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联合公安机关出台诬告陷害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工作办法,先后移送问题线索4件,行政处罚3人,追究刑事责任1人。为15名受到不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回访教育248名受处分处理党员干部,持续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强烈信号。

坚持不懈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过去一年,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组织全市89家单位精准研判政治生态,开展“一把手”述责述廉评议,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全市查处“两个责任”落实不力问题30件,处理44人。准确运用“四种形态”教育帮助和处理党员干部2021人次,其中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占比80.4%、13.7%、2.8%、3.1%,我市办理的“王毅俊对监管服务对象吃拿索要案”被中央纪委确定为“四种形态”指导性案例并通报表扬,是宁夏首个入选案例。创新建立纪检监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机制。自主研发启用“亲清廉线”监督平台,架好政企一键“廉线桥”。

坚持不懈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党执政的政治根基更加厚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过去一年,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纠风治乱为民、执纪执法为民、反腐惩恶为民,让全市人民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聚焦住房保障、养老社保、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114件。推进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建立“三级包抓”监督机制和问题整改“六步工作法”,推动一批问题得到解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深化教育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专项治理,查处项目招标、招生入学、违规校外培训等问题,斩断了窦占林、刘洁等破坏教育公平、伸向教育领域的“黑手”。扎实开展基层治理不良现象专项整治,深化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受理办结群众投诉803件。深入治理重复举报和业务范围外信访事项化解,创新构建“纪检+信访”工作机制在全区推广。建立容缺容错机制,化解群众“办证难”,推动解决湖畔嘉苑小区停车难问题,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坚持不懈深化政治巡察,巡察监督利剑作用更加彰显。巡察利剑高悬,监督震慑常在。过去一年,市纪委监委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修订《中共银川市委巡察工作规划(2023~2026年)》,科学谋划部署巡察全覆盖任务。先后完成市委第四、五、六轮常规巡察,覆盖29个市直部门、园区和医疗机构,形成各类巡察成果202份。出台《银川市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实施办法》,建立全链条监督闭环,督促推动市委前四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建章立制721项,追责问责176人。制定《银川市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协助配合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市级巡察机构在上下联动中的重要作用,指导督导6个县(市)区巡察工作,推动全市巡察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坚持不懈锻造执纪执法铁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更加坚实。刀刃向内,自我监督,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过去一年,市纪委监委坚持以党建引领纪检监察工作,机关党委和3个党支部全部晋升4星级党组织。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活动,统筹推动七个专项行动,健全市属医院、学校内设纪检机构,完善“室组地”联动机制。健全完善“监检法”协调机制,从严把好案件质量关。稳妥有序完成市县两级302名监察官等级首次确定工作,提拔交流任用28名处科级干部,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确定39项课题,班子成员领题调研,《银川市公车私用问题治理对策建议》等2篇调研报告获评全区纪检系统调研报告一等奖。聘请20名特约监察员,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组织聘请20名银川市监察委员会第二届特约监察员,先后选派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1500余人次,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33名青年干部一线接访锻炼,在监督执纪执法斗争一线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

手擎利剑,护航发展;踔厉笃行,激浊扬清。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的发力之年。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市纪委监委和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时刻保持昂扬斗志,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实绩,为加快先行区示范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银川新篇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范晓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