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
作者:林毅夫 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本书收录了林毅夫、黄奇帆、郑永年、刘世锦、黄益平、姚洋等国内一线学者、专家对中国经济的观察与思考,结合外部形势及内部特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内涵,从战略支撑、产业支撑、金融支撑、基础支撑、目标引领等角度,对新质生产力这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进行解读,对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对数字经济、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热点领域进行研判,并为如何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促进经济转型提出参考路径。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研究》
作者:陈延斌 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2月
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的传统家训文化,提出家训文化是中华家文化的基础,以家训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挖掘和弘扬传统家训文化的时代价值。作者深入研究了传统家训思想与教化特色,提出传统家训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蕴。
《类人意识与类人智能》
作者:蔡恒进 蔡天琪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2月
在人工智能热潮涌现的今天,作者直面人工智能研究乃至众多前沿科学研究都绕不过去的关键课题——意识难题。在本书中,作者追溯生命起源,指出触觉在意识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从物理系统、意识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三个维度理解生命系统来认知意识与智能,提出了意识的模型和智能的度量方法,实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基本理论的突破。理论探讨之外,作者还给出了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为各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新的思路。
《城市的角色:访谈四季》
作者:高明勇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本书是作者对文化名家的访谈录,内容收录于“看不见的城市”“看得见的生活”“被遮蔽的理想”和“被遗忘的传统”四辑中,访谈对象包括20位学者、作家,话题围绕城市、乡愁、理想与传统展开,解读了城市的特色、角色与未来城市的走向,学者、作家们针对南京、成都等地各抒己见,提供了视角独特的中国城市图景。
《长在心中的大树:人民日报2023年散文精选》
主编:人民日报文艺部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本书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编的年度散文,精选《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美文,荟萃近百位作家佳作。本书分为如下几辑:“我与一座城”讲述了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情缘故事,折射出中国当代城市的发展、变迁;“梦想·奋斗”展现了劳动者勇敢追梦的奋斗精神;“追寻·遇见”写出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刻印他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创造;“自然·感悟”将中国的壮丽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风物·乡情”记录了作者对日常生活小事的感悟。
本报记者 闫莹 整理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