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舆论环境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与强调,相较于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持的可见、可感,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对清朗市场发展氛围和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舆论场是大众意见的公共表达区域,积极健康正向且蕴含建设性意见的舆论环境是能够为优化营商环境所赋能的,想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首先需要打好舆论引导的“主动仗”,通过创新形式、开拓载体等多元方式,传播好声音、选取好典型、树立好榜样、呈现好故事,从而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此外,营造健康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助推民营企业扩大影响力、开拓市场、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银川来说,如何积极主动加强舆论引导,用心用情讲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故事是值得深度探索和持续推进的。在这样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弘扬在银经营主体的“精气神”,比如打拼的精神、闯荡的干劲、踏实的作风、质朴的性格、宽厚的胸怀等精神特质,增强大众对其的认识、认知与认同,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这也会促使更多的经营主体对市场规律、自身责任的认识更为明晰与健康,对发展预期更有信心,从而让他们身上的那股子拼劲、闯劲、干劲混合着诚实守信、真挚友善,在经济发展的大势中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并非是不让大家说话、表达观点,或是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只能夸赞不能吐槽,而是让更多的人在畅通的渠道中敢于善意批评、愿意正向表达,特别是针对问题提出建议、给出办法、想出对策,多加油鼓劲,多展现真诚与友善。
网络时代,城市形象会因为一些微小的舆论事件被无限放大,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反复被强调的“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就更加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当下,银川市正在从政务服务改革、干部作风建设、涉企政策创新、引才留才落实等多元层面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在提供法治保障、政策支持和优化服务上均是按照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来扎实工作的。那么,在以实干求实效、靠务实创实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在注重整体氛围营造的基础上,还要持续强化网上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严肃查处侵犯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表面上看,这些违法违规行为损害了企业、企业家的形象和声誉、干扰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消费者购买选择、伤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质上损害的是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也有损于我们兢兢业业、久久为功所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2024年“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正在开展,目的就是要重点整治散布传播涉企虚假不实信息,蓄意造谣抹黑企业、企业家,以“舆论监督”名义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等问题。因此,咱们的职能部门要督促网站平台加强涉企信息审核管理,及时提醒有关账号主体严格遵守落实法律法规、社区规则和专项行动要求。依法处置问题突出、情节严重的网站平台和账号,切实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
显然,营造健康良好、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旗帜鲜明地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是落实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常态化开展监管工作,清除杂音、凝聚共识,让企业免于不当舆论的伤害。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