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内:中国历史四十讲》
作者:葛剑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在本书中,作者选取了中国历史的40个重要片段,从浓墨重彩的具体事件出发,在旧史料中挖掘新观点,把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与细节娓娓道来。作者笔下的历史片段,不是尘封的故纸堆,而是常读常新的文化养料。读者通过这些考究的史料与鲜辣的观点,得以拨开层层迷雾,轻松准确了解中国历史。
《古人的日常礼仪》
作者:曾亦 陈姿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2月
中国古代礼仪,作为贯穿国家、社会、家庭的血脉,影响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在写作本书时,一方面注重以浅近的语言叙述古礼的精义,一方面又以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将其与当代人的生活、西方礼仪比较勾连,在古今之变中,引导读者把握礼仪的精髓。
《峡河西流去》
作者:陈年喜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本书是作家历时两年半之久创作的一部乡土根源散文集。经过近20年漂泊在外的务工生涯,作者携带旅途中的悲欢离合、生死感悟回到自己的故乡峡河,开启了一段时光绵延的对故乡及文学根源的探寻之旅。乡音、乡貌、乡土人情于笔端落于纸面,凝结成27篇关于峡河的佳作,不仅描述了作者对故土的依恋与深情,还勾勒出他的文学根系以及枝干,更是记载了被时代淘洗过的斑驳的峡河人群像。
《登春台》
作者:格非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故事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十余年的漫长时间里,北京春台路67号四个人物的命运流转。小说通过讲述四个来自乡村的不同年龄、性格、文化背景的人在北京同一家物联网公司的命运交集,深刻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人心和欲望的变化。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
作者:杨韶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在本书中,作者将“存在感”这个一直以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通过不同维度的举例,让读者知道了一个人的“存在”是由哪些面向构成的,以及为什么当我们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存在问题时,会产生不安、恐惧、焦虑、迷茫、丧失意义感等一系列反应。心理困境的根源是存在感的丧失,本书也从“如何理解和对抗焦虑”“如何学会与人建立有爱的联结”“如何实现健康人格”等方面,给出了增强存在感的建议。
本报记者 闫莹 整理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