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宝石晶体材料是国家积极发展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银川经开区,以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工业蓝宝石生产企业正以点串线,逐步向规模化和集群化方向迈进。近年来,天通银厦以创新为核心驱动,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跻身行业前列。
在天通银厦智能工厂中控室内,大屏幕上每一个颜色各异、写满数据的小方块,都对应着一台设备,技术人员通过观察这些小方块上的数据就可以准确掌握晶体的生长情况。据了解,这套智能化操作系统由天通银厦自主研发,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以长晶生产的核心工序‘引晶’为例,该工序进行时由于炉内是强光状态,工人只能通过摄像头观察和调温,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对晶体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现在的这套智能化操作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炉内状态并给出提示,工人只需做一些细微调整。”天通银厦副总经理段斌斌说,过去一名工人只能监控20台设备,如今可以监控60台,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未来将可以彻底实现无人化操作。
经过10年发展,天通银厦蓝宝石产业的晶体产品和衬底产品规模已位居行业第一,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为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天通银厦新购置土地185亩,规划总投资超17亿元,建设“蓝宝石晶体制造与加工基地”项目,这也是天通银厦在银川经开区投资的第4个项目。新项目投产后,天通银厦将形成从蓝宝石原材料到终端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天通银厦首创提出了大尺寸蓝宝石单晶生长思路,通过运用先进的改良泡生法晶体生长技术,对炉体进行创新设计,使生产能耗降低了20%~30%。此外,天通银厦还成功研发出了100公斤~1000公斤级蓝宝石晶体,大幅提升了产品性能及材料利用率。
目前,天通银厦已具备加工8英寸~12英寸蓝宝石衬底的量产能力,可满足工业大尺寸光窗、Micro-LED新型显示和半导体产业对大尺寸蓝宝石产品的需求。“未来,天通银厦将继续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大科研投入,围绕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化生产等方面继续创新,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段斌斌说。
本报记者 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