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囤的书有点多,每次去书店我总能遇见喜欢的书,不买怎么行?唯恐日后心心念念之,寝食难安。好友说我是“书痴”,我笑而不语。好友还说,她现在看不进去“大部头”的纸质书,只是每天在手机上随意浏览信息。
其实何止是她啊,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移动终端成了大部分人的阅读载体,也成功地让我们的阅读碎片化。读者已经受不了大篇幅的文字,甚至不能忍受一部时间稍长的电影,快进、2倍速成了常规操作。
我更喜欢阅读纸质书,我认为,碎片化阅读很难让人聚起知识宝塔。打个比方,假如肚子饿了,可以选择吃快餐,一包泡面就能果腹,料包里面的脱水蔬菜看起来也很有营养,但不能天天吃泡面,我更愿意花时间做一道红烧排骨,或者用2个小时为自己煲汤。一本书中丰富的情感、令人深思的观点、成熟稳健的智慧,需要相应的文字规模来构建,需要枝枝蔓蔓的情节来烘托,特别是在一些优美生动的细节描写上,要捧着书读,才能领略文字独具的美感。那些颇具深意的词句,需要反复阅读,方能体会文中真意,这才是纸质书的“真香”之处。
我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想要在书中遇到喜欢的故事,发掘文中人物与我相似的经历,或者能在书中慢慢发掘让我不再无助、彷徨、困扰的答案。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去书中寻找自己的过程,对经历过的事件恍然大悟,对未知的余生有方向,回忆与期待都同样美好。好书如同一名高尚的人,在你无助彷徨的时候,与你促膝交谈、抚慰心灵。
诸如“五分钟读完一本名著”这样的内容看似博学,其实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如果不深入到一部作品的“内心”,忽略原作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和精彩的故事,就好像我们吃的不是饭菜,而是被提纯的所谓营养胶囊,难以被身体吸收,也永远得不到你需要的东西。
每个人对好书的定义不尽相同。好书未必都是流芳百世的经典,哪怕仅仅是一本杂志,它的风格让你喜欢,内容是你需要的,能引领你向上、向善、向美,就好比身体里正缺乏的维生素,它恰恰能够弥补,这就是好书。
长久以来,读书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情怀,有着让我无法忘记的美好回忆。儿时,一家人在吃完晚饭后,各自捧起一本书安静地阅读,或者轮流读一本童话书,父母耐心地回答我们天马行空的问题……这一切都发生在橘黄色的灯光下,暖暖的、柔柔的。我相信,一个家庭的精神世界就是在阅读中建立的,其乐融融中,书香气就这样代代相传。
这些年常常听说“高级感”一词,殊不知读书也有一种高级感啊!纸质书赏心悦目的设计、意趣横生的插画,无不令人“食指大动”。去打开一本书吧,把书当成一种相对稀缺的奢侈品去爱吧!
夏学军(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