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之交,我市各类瓜果蔬菜和花卉迎来采收旺季,农户们忙着授粉、疏果、采摘、装箱,一派繁忙景象。走进温棚里,草莓、樱桃、葡萄等各类瓜果硕果累累,引来采摘的游客畅游其中;而在大田中,菜心、西红柿、黄花菜等新鲜蔬菜也蓬勃生长,孕育出丰收的希望。
近年来,银川市按照效益优先、集中连片、发挥优势原则和调优调强、高质高效的发展思路,以国内国际高端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抓手,科学合理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形成了以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为主,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为辅的周年生产布局。2023年全市瓜菜播种面积73.6万亩(其中蔬菜60.04万亩,瓜13.56万亩),同比增长12.45%,产量188.92万吨(其中蔬菜141.82万吨,瓜47.1万吨),同比增长14.48%。
“四季不断档”实现长年有鲜菜
与全国主要种植基地相比,银川市总体种植面积小,在产量方面不具备优势,但仍以优质优价抢占了市民餐桌。这得益于我市多年来实行的“夏菜南下,冬菜北上”发展战略。
今年3月份,贺兰县新平园区最早一批樱桃就领“鲜”上市。在新平村“土专家”董洪才的樱桃棚里,红艳艳的果实挂满枝头,在早春季节格外珍贵,引得游客纷至沓来。董洪才介绍,提早上市的优势就是能卖个好价格,“我们采摘都是240元每公斤,等到了5月底樱桃大量上市的时候,很多采摘园就会陆续降低价格。”
记者从银川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全市瓜菜品种涵盖茄果类蔬菜、叶类菜、西(甜)瓜、特菜等十几类上百个品种,基本形成了“四季不断档、长年有鲜菜”的供应格局。围绕“夏菜南下,冬菜北上”发展战略,全年瓜菜种植分为春季设施蔬菜(1月~6月)、夏季露地蔬菜(5月~9月)、秋季露地蔬菜(7月~10月)、冬季设施蔬菜(7月~12月)四个茬口。
其中,冬春季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主,主要品种有番茄、辣椒、西芹、韭菜、茭瓜、芹菜等,其中番茄种植面积最大,占比达32%以上。夏秋季以露地蔬菜生产为主,主要品种有番茄、白菜、甘蓝、西蓝花、萝卜及其他叶菜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每年我们也会积极调研全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指导农户合理安排上市茬口,避免量大价低的情况出现。”
特色种植打造优势农业品牌
在银川的种植业中,鲜花种植被称为“芳香经济”。得益于银川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本地产出的鲜切花枝干粗壮、颜色艳丽,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据了解,我市鲜切花主要以康乃馨、菊花、郁金香、百合等品种为主。
兴庆区作为银川市的核心城区,以西甜瓜、花卉、设施林果为主的各类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共13300亩,其中花卉种植面积7000亩。近年来,该区积极推进鲜切花特色产业的发展,利用辖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特点,不断提升鲜花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5月21日,在位于兴庆区月牙湖乡的香石竹园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棚里,含苞待放的小菊花迎来了采收季节,该合作社负责人张春平介绍,从本周开始,合作社栽种的8栋鲜花温棚将陆续采收发货,通过空运的方式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鲜花种植改变的不仅仅是移民群众的生活,更带来了兴庆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让特色种植业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记者从兴庆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获悉,兴庆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支持冷凉蔬菜和花卉产业的研发和创新,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积极吸引区内外企业投资冷凉蔬菜和花卉产业种植,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
不仅有兴庆花卉,目前全市还打造出宁夏菜心、西(甜)瓜、越夏番茄等一批品质优、市场知名度高的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如良田镇西红柿、兰光村辣椒、丁北村西芹、金山村西瓜、上滩村韭菜、沙坝头村西瓜等,并拥有“灵武长枣”“丁北西芹”“贺兰螺丝菜”“张亮香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
标准化种植助力产业提档升级
近日,在穹顶(宁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连栋拱棚里,工人正忙着给蜜瓜授粉,一株株蜜瓜藤蔓向上攀爬,竭力吸收光和热。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李福介绍,目前企业拥有4500亩蜜瓜生产基地,今年按照分批定植计划,预计最早一批蜜瓜将于7月初上市。
早在2019年,由于看好当地的沙质土壤、气候等优势,穹顶(宁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选择在兴庆区月牙湖乡建设了蜜瓜种植基地,目前已投入1.5亿元,打造了85栋连栋拱棚,今年下半年还计划启动第五期项目建设。
“沙质土壤透气性好,昼夜温差大,果实甜度高,在南方市场很受欢迎,所以我们也是逐年在扩大种植规模。”李福介绍,目前种植品种主要以都知果5号、都知果2号、贵族流星、脆甜4个品种为主,以订单销售模式销往北上广深的大型商超,去年企业的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
现代化农业离不开标准化模式。为了实现标准化种植和管理,该公司采取了数字化水肥一体化灌溉,通过物联网系统及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及土壤营养成分,合理调配水肥比例。在李福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棚内遍布了各类输水管道和感应探头,精准实现标准化种植。“经过测算,标准化种植模式下,产量至少提升20%。”李福介绍说,企业产出的蜜瓜在南方市场均以精品果价格进行销售。
如今,“好看、好吃、绿色、安全”的银川瓜菜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市民的首选菜、当地市民餐桌上的“明星菜”,也成为了全国高品质瓜菜的代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不断加强种植业全产业链建设,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优势区域聚集,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健全、产业集聚度逐步提高、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更加紧密,助力全市冷凉蔬菜规模化经营、商品化处理、优质种苗生产能力持续走在全区前列。
本报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