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志愿者参观宁夏湿地博物馆(5月25日摄)。本报记者 吴春霖 摄
本报讯(记者 吴春霖)为让青少年深入了解鸟类及湿地生物相关知识、湿地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月25日,在银川市委社会工作部、银川市文明办、银川市团委的指导下,银川市红领巾志愿者协会及该协会西夏区第四小学分队、银川市青少年普法志愿服务队联合开展“珍爱湿地生态 守护候鸟家园”志愿服务活动。
在中国花卉博览园,银川市青少年普法志愿服务队为大家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呼吁全社会参与到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行动中。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翱翔天空的精灵,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野生动物……”现场,志愿者宣读《爱鸟护鸟》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让鸟儿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中自由翱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活动中,志愿者还积极参与知识抢答,向市民发放爱鸟护鸟倡议书,并参观宁夏湿地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近距离了解银川现有的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库塘人工湿地4种形态,以及栖息于此的动植物种类等,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孩子们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宁夏湿地的历史和现状。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开展了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共同捡拾垃圾、擦拭公共设施、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等。
此次宣传活动使广大青少年知晓湿地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提升全社会认识湿地、了解湿地、保护湿地资源的意识,激发市民参与湿地保护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