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西夏区:多元养老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4年06月04日  吴春霖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既是每个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近年来,西夏区围绕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服务提升,提供更便利、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大力推进西夏区养老事业发展,为实现养老事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不断提升辖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

5月27日,退休人员裴海军和老伴准时来到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盈北社区食堂就餐,食堂内座无虚席,色香味俱佳的家常菜肴冒着腾腾热气,社区居民有说有笑,处处充溢着幸福“家味道”。“这份一荤两素的餐只要8元钱,有素炒西兰花、牛肉小炒、酸菜土豆丝和米饭,经济实惠。”裴海军说,自从社区食堂开业,再也不用为每天吃什么发愁了,这里的菜很符合老年人口味,荤素搭配均衡,菜色每天都不重样,重要的是干净卫生、味道好,价格也不贵,他们非常满意。

盈北社区食堂是2023年投资提升改造并运营的项目之一,采取“社区+企业”的方式,引入宁夏食速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每日就餐人数达百余人次。贴心的服务、可口的饭菜得到了老年人的一致好评,成为社区民生服务工作的一大亮点。

盈北社区食堂是西夏区开展为老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夏区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实施落地,构建和完善兜底性、多样化、可发展性的养老服务体系,先后出台社区食堂(老饭桌)运营效果评估指标、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积极争取专项资金300万元,撬动区市相关资金270余万元,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建成社区食堂26家,为3万多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补贴18家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提升改造11个设施老旧、功能短缺社区食堂,建设怀远路街道等2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切实满足老年人日常服务需求。

多举措赋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

走进西夏区幸福颐养院(西夏区敬老院),院内环境优美、温馨舒适。老人们正在各区域活动室内“忙忙碌碌”,有的在学手指舞或健身操,有的在打乒乓球,还有的在练习书法,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今年80多岁的田大爷,在养老院已经住了一年多,如果用两个词形容他当下的生活,那就是充实和快乐。田大爷退休之后一直帮着子女带孙子。如今孙子长大了,儿女也要忙事业,他自己在家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为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充实,田大爷主动提出入住养老机构,结识了更多的老年朋友,与志同道合的老人一起唱歌、聊天。田大爷说,“在小区里只能找几个年龄相仿的喝茶、聊天。来养老院就不一样了,人多热闹了,各种活动也丰富,生活不再无聊。每天一起做早操,一起参加老年大学、一起看电影、听讲座等,既丰富了晚年生活,也激发了兴趣爱好,养老院让我的晚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作为西夏区唯一一所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西夏区幸福颐养院成立以来,秉承“幸福老人 颐养天年”的服务宗旨,为老人提供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守好老人每天的平安与健康。“为服务好每位入住老人,我们以标准化服务为抓手,将行政管理标准化、养护生活规范化、医疗护理专业化、康乐活动多样化、饮食服务营养化融入日常的机构管理之中。”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西夏区幸福颐养院形成了集“安宁服务、失智症照护、幸福学堂、社区居家服务”为一体的“幸福颐养”特色养老服务模式,接下来,全院将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医疗、康复设施发挥效能,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区幸福颐养院还获评自治区三级养老机构,并通过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这是西夏区长久以来围绕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多举措赋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的点滴体现。今年以来,西夏区持续助推养老服务机构以专业化、常态化的养老服务向老年人家庭深度延伸、全维拓展,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助老爱老不停步,并结合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及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西夏区对辖区养老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34家次,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检查7家次,共查出一般隐患37条,整改率达100%,确保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发展。

积极探索“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新模式

5月27日,西夏区文昌路街道宁朔北路社区的志愿者如期来到空巢老人唐桂荣、郭玉才家,志愿者准备给老人们理发洗头、打扫卫生。看着收拾干净的屋子,唐桂荣拉着志愿者的手说:“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是我们的心中满满幸福感从来没空过!”

据了解,宁朔北路社区空巢独居老人较多,总体呈现数量多、生活照顾需求多的问题。该社区党委书记王静茹告诉记者,针对这一新群体的照护问题,社区党委探索“红色物业+空巢老人照护服务”,于2022年4月建设“红色物业+空巢老人照护服务中心”,组建了以“物业人+网格员+签约大夫+志愿者”为主,能提供心理、医疗、生活服务的专业的社区服务队伍。自队伍成立以来专注于做好卫生、理发、血压测量、助餐、心理疏导、邻里矛盾调解“六件事”,让家门口养老照进现实。

近年来,西夏区聚焦居家老年人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最急需、最迫切的居家养老需求,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提升工作,切实将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为老服务送到老年人家庭,全力保障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同时积极探索“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新模式,西夏区5家养老机构深入盈北、惠民、橡民、正茂等社区开展义诊、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25次,探访特殊困难老年人150余户,发放宣传册300余份,累计受益2000余人次,不断树立养老机构服务品牌和群众的知晓率,通过提供用药指导、护理健康等规范化、专业化服务内容,取得了“老人得照护、服务模式得优化、社会环境得提升”的共赢效果。

此外,依托基层网格化管理模式,西夏区通过电话寻访、上门入户、微信群等多形式对户籍在西夏区且年龄达到80岁的老年人开展政策宣传,将高龄津贴相关政策及发放标准宣传到户、到人,使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并通过一卡通账户按月发放,建立动态机制,及时新增、退出,确保高龄津贴发放工作规范有序。

“养老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西夏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西夏区将以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结合为辅助、智慧养老为助推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兜底保障功能、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有力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本报记者 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