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作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牢记殷切嘱托,始终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擘画了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宏伟蓝图。银川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坚决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银川各族群众最深情的共鸣。牢记嘱托,更要全面贯彻落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新征程中,银川坚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建设先行区使命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汇聚力量,高质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培育打造一批工作样板和示范集群,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坚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全市上下高高举起“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的政治旗帜。
厚植思想根基,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银川市持续深入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全面推进党员干部培元固本、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各族群众凝心铸魂、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四项工程”,深入开展“五史”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干部馆、群众馆等9个,打造主题公园(特色街区)12个。“小宁大讲堂”、“石榴云”传播中心、“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在全国推广。创编推出《山海情》《不到长城非好汉》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原创民族广场舞《塞上儿女心向党》斩获全国群众文艺最高奖“群星奖”,“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到底是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最重要的是争取人心、凝聚共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新征程中,银川持续用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秉承守望相助,持续推动各民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交往交流交融。银川市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围绕“凤城儿女一家亲·民族和美共筑梦”市域品牌打造,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细胞工程,连续25年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月”,累计培育了21个国家级、202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常态化开展“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联谊活动,“插花”式安置生态移民27.4万人,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好姻缘,“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成为银川的亮丽风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新征程中,银川以推动各民族全方位融合为目标,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重点行业、窗口单位和群团组织创建力度,探索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景区试点,全力推动全域示范创建、行业特色创建、部门系统创建。依托闽宁对口协作、沿黄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等平台,精心打造跨区域多样化的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在平等就业、和谐就业、团结兴业中增进感情、相交相融、共享快乐,形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张俊琦 马丽娜
始终感恩奋进,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银川坚持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聚人心。经过接续努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不断迈上新台阶,人均GDP突破9.3万元。先后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环球最具吸引力旅游城市、中国十大大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18项国字号荣誉,推动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中广泛交往、在共建共享中全面交流、在共事共乐中深度融合、在共同富裕中共享发展成果。先行区建设、示范市打造,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新征程中,银川坚决扛起“走在前、作表率”的首府责任,聚焦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基层治理、城乡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示范引领”目标,全面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聚力“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建设,持续擦亮教育、医疗、就业在银川品牌,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实施交通疏堵、清洁取暖、美丽河湖、海绵城市、功能完善“五大工程”,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奋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银川实践。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银川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一季度,银川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高于全国、全区1.7和1.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居宁夏首位,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7%,连续两年工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增速保持20%以上,增速在全国27个省会(首府)城市始终位列前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2%和7.2%,收入结构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共同富裕目标稳步推进。
(作者单位:张俊琦,银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室;马丽娜,银川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