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锦绣在线——小巷管家直播了”视频号中为市民答疑解惑(7月6日摄)。
援法议事解民忧
搭好民生“幸福桥”
“楼上太吵了,多次上门沟通无果后,给‘小巷管家’反映,很快问题就解决了,太贴心了。”7月8日上午,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锦绣苑小区一位居民来到社区致谢。
近年来,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锦绣苑社区持续擦亮“小巷管家”品牌,进一步破解精细化治理难题,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使基层治理更加精细、更有效率,让群众深切感受“家门口”的幸福。
“6楼太吵了,每天晚上12点多还在敲敲打打,吵得人无法入睡。”不久前,锦绣苑小区居民将自己空置房屋租给一家饭店作为员工宿舍,饭店工作人员下班晚,5楼住户睡眠不好,楼上楼下多次协商未果后产生矛盾。针对居民抱怨,小巷管家迅速行动,组织双方当事人、律师、人大代表、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召开“援法议事进社区”会议。最终决定,楼上租户一个月内搬离6楼,租住到1楼,并在下班后减少噪声,该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近年来,锦绣苑社区设立“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聚焦居民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将“有事好商量”“人大代表进网格”“三官一师一员”力量与“援法议事”相融合,定期举办援法议事进小区活动,为居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法律问题,真正让民情民意在网格中汇聚,大事小事在网格中商议,烦事难事在网格中化解,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常态,走出一条“群众参与、民主决策”的新路子。今年以来,已化解居民矛盾纠纷32起,征集居民意见建议28条。
直播接地气
搭起民声“传声筒”
“心态好,考试中才能发挥得好!考试冲刺阶段,压力和焦虑随之增加是正常情况,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直面考试,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学会做环境的主人,向下生根,向上开花。”中考前,锦绣苑社区邀请教育管家韩桂荣走进小巷管家直播间,为备战中考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直播近半小时,参与人数达300多人,居民们纷纷点赞、好评不断。
如何做好惠民政策的宣讲和解释?怎样才能确保社区工作精准有效?一直是很多社区工作者面临的难题。今年2月,锦绣苑社区开通“锦绣在线——小巷管家直播了”视频号,立足居民群众多元化需求,邀请人大代表、律师、民警等多位小巷管家加入直播活动,打造群众身边的知识“大讲堂”、民生“传声筒”,将政策宣传、民意征集等事项与直播平台有机融合。同时,社区依托小巷管家视频号举办线上朗诵比赛,并将每次活动剪辑成小视频发布,用一根网线连起千家万户,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单元长”办实事
搭建民意“直通车”
“王姐,我家楼上住户家管道破了,这会正在冒水,他们家没人,赶紧帮我们联系一下。”接到锦绣苑小区30号楼单元长的电话,网格员王艺清迅速联系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和漏水户主,因为及时进行维修,漏水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阿姨,一楼新搬来了一家三口,我刚才已提醒他们到社区登记信息。”“小彭,早晨起来家里就没电了,你来帮我看看……”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如今在锦绣苑社区,无论大事小情,居民一有困难便会先找所在楼栋单元长。2024年以来,锦绣苑社区挖掘107名楼栋长340名单元长加入小巷管家队伍,以为民办事作为着力点,发挥其“地缘近、人缘亲”的优势,准确了解掌握网格内生活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情况,及时与居民沟通交流、解决居民诉求、向网格员反馈情况,在精准服务中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继续引导居民群众加入小巷管家队伍,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成‘一起做’,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积极探索服务于民的新途径,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锦绣苑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刘旭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