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三千”这个词,一听就让人十分动容,又充满了遐想。
古代女子如《诗经》里的“鬓发如云,不屑髢也”,《汉乐赋》中“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古诗词中的“青丝挽君心,执手度流年”“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可娶我”……从古到今,“女为悦己者容”,哪个女子不为自己的一头青丝长发感到傲娇并引以为荣。
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不仅有丰腴的体态,绝世的容颜。美人出浴时,羽衣霓裳下若隐若现的冰肌玉骨,还有一头黑亮的青丝长发。或如瀑散开,或高高绾起,凤钗簪花摇曳,云鬓再插一朵牡丹花,莲步袅娜娉婷,风姿绰约,任哪个男人不动心?
我不太喜欢明清时代女子的发型样式,分明也是青丝三千,却箍得紧紧的。如雪小禅说的:“只在后面支出了一点,如狗尾续貂。而头发上戴着的东西,一点也不好看,仿佛是虚张声势”。
将一个人的个性自我束缚得死死的,实在让人感到太拘谨、呆板,缺少了女子应有的那种灵动飘逸的韵味。
试想,一个美貌如花,青丝三千的女子,心爱的男子为她取下钗头凤,一头青丝如瀑散开。此刻,男子的心头,爱犹如千丝网,根根缠绕住他千千结的心。多美的青丝三千啊!
少年时,有一句诗一直记忆犹新。“你的长发是乌云,我愿在那里流浪”。当年少不更事,当然难懂那句诗的真正涵意。多年后才懂得,女子的青丝三千,不就是像一朵墨色的云,在天空自由地飞扬,自在而飘逸,任意而洒脱。那美、那韵尽在不言中。
看古今女子长发,总和一个“情”字紧紧相连。如自己爱恋的男子出远门,不得已二人要分离,总是珍重地剪下自己的一绺青丝,缝在男子最贴身的衣物上。或许“青丝”和“情丝”谐音,这样不论他走多远多久,都仿佛他爱的人就在身边,心心念念。
然而,世间大多女子又为情所痴,一旦爱上,就会飞蛾扑火地迷恋一个男子。就连看透爱情婚姻本质的张爱玲,也甘愿把自己低到尘埃里爱一个男人。
从小就缺少亲情的她,一心想让爱情填补她人生的缺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偏偏就是爱。所以她感叹:“这世上哪一种情不是千疮百孔,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却爬满了蚤子。”
这世上有多少痴情女子,曾为情所伤无法自愈。因此,她们心灰意冷,斩断了红尘的情缘。当一缕缕青丝坠落,她们的心,也一点点地死去。
三千青丝,风情万种。难怪《聊斋》里的精怪都有一头长发。那长发丝丝缕缕、袅袅娜娜地飘动着,不仅入了他眼,更植进了他的心。世上真爱的人啊,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从此,青丝是你、白发也是你!
最让人感动的,还有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礼物》中。一对贫穷但非常恩爱的夫妻吉姆与德拉。两方都给对方买不起圣诞礼物。丈夫卖了自己祖传三代的一块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家商店橱窗里妻子渴望已久的玳瑁发梳,妻子割爱剪去了留了多年的一头美丽长发,为丈夫的金表换回一枚表链。当他们忍痛割爱买回了送给对方的礼物,却都成了“废品”。但却体现了他们深挚而崇高无尚的爱,真是难能可贵啊!
最喜欢长发飘飘的女子,一身棉麻素白的长裙。那曼妙的身姿“动如弱柳扶风,静若临水照花。”那简静女子优雅的气质,在一笑一颦举手投足间尽显女人的优雅。她们爱生活,又不断地内外兼修提升自己。既喜欢尘世的烟火香,又爱心中的诗与远方。
既有好看的皮囊,又兼备有趣的灵魂。让人赏心悦目,有哪个男人不心动,不喜欢,不迷恋呢?相信这世上的男人,都抵挡不了一个以莲为容、以兰为气、以柳为姿,还兼具梅的风骨的美人。
◆ 王慧琴(宁夏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