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昔日时光里的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2024年09月22日  郑文著

1910年初冬,清末,风雨飘摇之际,江西巡抚袁大化调任新疆巡抚。于是沿官马西路过六盘山远赴新疆,并将行程见闻汇集为《辛亥抚新纪程》一书,书中描写了人文与自然风光并存的弹筝峡、历史悠久的雄关瓦亭以及“陇干锁钥”的六盘关。袁大化于新疆仅为官两年,期间责布政使王树枏(曾任中卫知县)等编成《新疆图志》,虽仓促粗疏,但毕竟是清代新疆篇幅最大的一部地方志。不久之后,清廷崩塌,袁大化黯然返回内地,亦将沿途所见编撰为《壬子回程记》。他返程并未再次翻越六盘山,而是自中卫顺水直下包头,并于青铜峡描述:

“初二日(1912年9月12日,笔者注),东北行十五里,渠口堡。二十五里,广武城。三十五里,过山峡,有地云塔,佘太君庙居其上,面前白墩十数排,下多而上少,其形如塔,俗传一百零八将,杨五郎出家处,亦名五台山、牛首山。自此过峡,由此东北即贺兰山也。”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原本坊间就有穆桂英点将台之传言,而袁大化显然更是听闻此间筑有佘太君的庙宇甚至还是杨五郎出家处。民间传说总是将沧桑的历史极具感情色彩地予以呈现,从而生动有趣。

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百零八塔。顶端最大型的过洞式塔后方,便是袁大化所称的佘太君庙宇。而细心的读者或可发现,塔林最下方中央位置还有一座大型塔。此塔如今已不存在,因1958年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之时,鉴于构筑拦河坝会淹没塔区之河滩,于是便将原存的一座古寺遗址和覆钵式砖塔拆除。而此次拆除工作中,文物部门抢救性挖掘出绢彩绘画以及石刻华盖等文物。结合文物鉴定工作,充分证明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时期,历经元、明、清等朝代数次维修而传存至今。

根据考古发掘成果,一百零八塔昔日初建形式为:塔心正中竖木,土坯砌筑,外施粉彩。历经后世修葺,塔体外层以砖包砌,并抹泥皮、饰粉妆,使得构筑于峡谷间山体上的一百零八塔更为坚固宏壮。

一百零八塔布局则为:顶层塔台仅建一塔;二至三层,每层三塔;四至五层,每层五塔;自六至十二层,逐层增加两座塔,凡一百零八塔。一百零八塔塔林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整体由上至下逐层加宽,形如等腰三角形。远观确似列阵之将士,井然有序而气势恢宏。

此为1934年~1937年间航拍的一百零八塔全景影像。摄影师特地于画面右侧画有箭头,并标注:“这里埋葬着107名战士,箭头指向大墙(此处应指长城)的遗迹”。

首先,当年图片标注者显然也曾听闻此间传说,于是认定这里埋藏了昔日的勇士。但或许他没有注意塔林最顶端的那座过洞式塔,故而误计为107(座)。其次,他箭头所示位置,的确存在人工修建的建筑物,甚至高度疑似烽火台以及防御围墙,所以他认为是长城的附属建筑或可理解。当然,也可能就是当年抢救性挖掘过程中拆除的那座古寺遗迹。

这幅照片拍摄之后不久,1939年,著名导演郑君里一行自重庆出发,记录抗战后方团结奋战之信心并以歌咏、美术和电影放映等形式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亦曾至青铜峡拜访一百零八塔,并于照片中塔林下方黄河岸边的沙滩上,看千年古塔,观长河落日:

“五月二十九日,清早一起床,便坐皮筏过江到百八塔,为着找寻塔影带着黄河的地位,我们越过两个山头,山不高,但与别的岭路隔绝。想来人迹不常到,无路,锐石如刀山。”

“(次日)百八塔上没有光,要摄也不可能。沿着黄河,在沙滩上散步,沙上露出美丽的波纹,叫人不忍下踏。我倒卧在沙上,细沙一颗颗地扫到脸上,好像一只热情的手的抚摸。耳边听见河水冲过石渠的淙淙声,眼睛看着沙粒在轻风下的变化,我体味到浪漫主义诗人所说:‘在一颗沙里看见世界,在刹那中看见永动’。”

个人非常喜欢郑君里团队的摄影风格,而郑君里先生学贯中西、斟字酌句的措辞水平,行云流水的文字功底所勾勒出战乱时期青铜峡一百零八塔萧瑟之中流露出的壮美景象,以及于细微之中感受到大千世界诗人般的联想,令九十年前青铜峡一百零八塔情景,于字里行间悠然浮现。

时光匆匆而过,如今,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亦是黄河金岸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今朝之一百零八塔,景象灿烂而游人如织,人们于此感怀千年古塔的雄姿与灌溉工程的辉煌。

当然,本文中所引述的九十年前沧桑的影像与悠扬的文字,也必然因为承载着曾经的记忆而融入青铜峡悠久浑厚的历史,令后人感受往昔之沧桑,感触山河之巨变。

郑文著/文 图片由郑文著独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