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投资吸引力、增强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转型内生动力的长久之策,全力打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办事“标准之城”,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今年,银川市制定了“高效办成一件事‘13+1+7+15’”工作体系,全面开启便民利企模式。位于兴庆区的中恒央御项目成为我市推进“开工建设一件事”的首批受益者。“以前,从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到施工许可证,基本上需要40天到50天,推行项目‘开工建设一件事’以来,申报材料从22项减少到8项,3到4个工作日就可以取得这三个许可证,这样的审批速度为项目顺利开工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中恒央御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银川市打破部门界限和行业限制,7个部门合力打造一体化综合窗口,涵盖医保、社保等各类业务,真正做到让办事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等一分钟”。
今年,银川市推出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邮寄、刻章、开户等6项惠企服务,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提振了企业的创业信心。截至目前,共为企业提供免费邮寄服务近1000件,免费复印1万余张,免费刻章近10000套,累计为企业节约制度性交易成本超100万元。“以前新办公司,刻5个印章大概需要200元钱,现在政府为企业买单,免费刻制印章,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真是特别暖心!”宁夏博豪商贸有限公司办事员黄学梅说。
近年来,银川市率先成立审批服务管理局、营商环境促进局,连续两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示范引领标杆城市,荣获“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称号。从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到“企业开办”专窗运行,再到设立民营企业政策性纾困基金以及提供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服务等,我市以小切口撬动了营商环境大提升。今年,随着《银川市全面构建营商大格局打造办事“标准之城”的实施方案》出台,银川市正式开启优化营商环境6.0时代,持续提升为企优服务效能,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少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