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社会正能量不断凝聚、文明实践蔚然成风,为文明城市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参与志愿服务多年,志愿者脱继龙见证着银川市志愿者队伍由少到多、志愿服务平台越来越广、志愿活动类型不断丰富的蝶变,这座微光如炬、温暖人心的城市,不仅温暖着他,也温暖着更多人。
汇聚青春力量 共建文明之城
小时候,志愿服务的种子就在脱继龙心里埋下了。
上小学时,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很简陋:在学校操场跑步灰尘四溅、一名老师教好几门课……脱继龙上五年级时,从外省来了两位支教老师,两人穿着好看的长裙、扎着马尾辫,脱继龙好奇她们为什么要从大城市跑到农村,支教老师笑了笑但没有给出答案,那时的他还不太懂笑容的含义。
进入大学后,脱继龙偶然间走到学校周边的一个村子,看到一群在土堆旁玩耍的小孩,在得知他们都是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外来务工家庭的子女时,便产生了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的想法。那一刻,他开始理解支教老师的心情,也感受到志愿服务大有可为。
回到学校,脱继龙动员说服成绩较优秀的同学为家庭困难的孩子补习功课。那些年,银川市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并不断健全完善优待志愿者的各项保障关爱措施与机制,通过发放纪念证书、走访慰问等形式,为志愿者送温暖、送祝福。因此,同学们纷纷参与活动,第二天便前往村子挨家挨户上门调查。“为什么会免费辅导作业,是不是中途要收费?”“你们是来打广告的吧?”……尽管遭遇不少误解,但他们在互相打气中坚持了下来。此后的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去孩子家中帮忙辅导功课,陪伴他们成长。
慢慢地,脱继龙的爱心善举在校园传开,他鼓励更多同学加入,服务力量也不断壮大,义务辅导小分队由最初的十几人扩充到上百人,脱继龙便组建校园微光志愿者服务队,丰富志愿服务形式,从开展课业辅导拓展到关爱农民工子女、敬老爱老服务、阳光助残等多种活动,大学时,脱继龙和伙伴的周末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志愿服务上,他也成长为宁夏微光志愿者服务总队副队长。
播撒爱心 传递温暖
毕业后,为了能继续从事志愿服务,脱继龙果断加入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在银川市团委的号召下,招募百余名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有人不理解他们的行为,但大家不为所动,“只要越做越好,人们的想法自然就改变了。”脱继龙带领志愿者坚持了一年又一年,更多人从不解变成了钦佩,服务队成员也由在校大学生拓展至各行各业的人。
银川马拉松赛是本地最有名的赛事之一,每次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跑者参加。志愿服务是赛事筹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效率和准确度要求很高,脱继龙承担起招募重任,一些志愿者也放下手头的工作赶来帮忙。
近年来,银川市从提升人员素质、扩大志愿阵地、做优志愿项目等方面全面发力,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微光”的足迹也借此来到更加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场景之中,更多人了解志愿服务、加入志愿服务、享受志愿服务。中高考期间,在校门口耐心守候;敬老院里,与老人们一起开怀欢笑;十字路口,有序引导交通;景区中,面带微笑帮助游客;社区乡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微光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有近万人。
这些年,志愿服务早已成为脱继龙和伙伴们的习惯,让大家感动的细节也比比皆是:走进支教点,孩子们冲上来抱着他们的腿;给老年人过生日时,他们哭着说“这不是第一次吃蛋糕,但是第一次吃属于自己的蛋糕”;在怀远观光夜市帮94岁老人卖沙包后,奶奶问他们要了张照片,说“想你们时拿出来看看”……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近年来,银川市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者也让银川的风景更加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