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东局势骤然升级

2024年10月05日  新华社

伊朗最高领袖:

未来仍可能适时回击以色列

新华社德黑兰10月4日电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4日说,每个不想被压迫的国家“必须醒来”,走向合作,并表示伊朗未来仍可能适时回击以色列。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报道,哈梅内伊4日在德黑兰主持仪式悼念日前遇袭身亡的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他在发表公开讲话时说,伊朗的敌人也是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叙利亚和也门的敌人。敌人同时采取心理战、经济施压和暴力。如果这套手段在一个国家取得成功,他们就会施加给另一个国家。他呼吁每个不想被压迫的国家必须团结一心。

哈梅内伊表示,伊朗武装部队1日晚对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行动是对以色列和美国所犯罪行的“最小惩罚”。他说:“将来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还会这样做。”

中东局势近日持续升级。以色列军方9月29日袭击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港口和发电站等目标后,10月1日宣布对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目标进行地面打击,2日空袭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和叙利亚。为回应以色列近期一系列行为,伊朗1日晚向以色列大规模发射弹道导弹。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暂定继续原地驻扎

联合国维和行动负责人3日表示,联合国派驻黎巴嫩南部边境地区的维和部队决定暂时继续驻扎原地。此前,以色列称即将对黎真主党目标展开地面行动,要求黎南部维和人员尽快撤离。

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让-皮埃尔·拉克鲁瓦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告诉媒体记者,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继续驻扎是经全面深入讨论后作出的决定。他说,联黎部队与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军事力量方面一直保持联系。“在当前极度艰难的形势下,联黎部队正尽最大努力继续执行安理会决议。”

1978年,以色列首次入侵黎巴嫩,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随后通过第425号决议,设立联黎部队,以监督以色列撤军,恢复地区和平与安全。此后,应黎政府要求以及黎南部地区局势的需要,联黎部队的驻扎期一再延长。

2006年,黎真主党和以色列爆发大规模交火,安理会同年8月通过1701号决议,要求黎以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在利塔尼河至黎以临时边界“蓝线”之间除黎政府军和联合国维和部队,不得存在任何其他武装。决议还扩大对联黎部队的任务授权,增加兵力配备,以维护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安全。据联合国官网介绍,截至今年4月,联黎部队由来自多国的1万多名军人及文职人员组成。

据路透社报道,本周早些时候,以军要求联黎部队撤往距“蓝线”5公里以外地区,“越快越好,以确保你们(联黎部队维和人员)的安全”。

拉克鲁瓦说,所有联黎部队维和人员暂时都将坚守原地,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有义务保护维和人员安全。

拉克鲁瓦透露,联黎部队预期黎巴嫩境内将发生“有限而有针对性的地面行动”,已就各种可能状况制定应急预案。联黎部队将持续评估形势发展,以确保维和人员安全。

黎巴嫩9月中旬发生大规模通信设备爆炸事件后,黎以冲突陡然升级。以色列连续“定点清除”包括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赛义德·哈桑·纳斯鲁拉在内的多名真主党高层人物。以军10月1日凌晨宣布,已开始在黎巴嫩南部边境地区对黎真主党目标进行“有限地面行动”,此后在空中支持下对黎巴嫩实施地面打击。

据黎政府数据,以色列过去一年对黎巴嫩的持续袭击导致黎方超过120万人流离失所,近2000人丧生,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过去两周。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