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颉

用好算力“三驾马车”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2024年10月19日  肖梦琪 见习记者 徐碧颖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作为核心生产力之一,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银川在加快推动‘算力之都’建设方面的诚意和决心。银川不仅能源保障充足、交通便利,在发展算力产业、打造‘算力之都’方面更是独具优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颉表示,“算力之都”的建设是银川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要紧抓“东数西算”工程战略机遇,以及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加快推动算力产业的发展。

李颉说,算力有了网络、数据和算法“三驾马车”,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生态,才能够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因此他认为,银川在打造“算力之都”的过程中,除了重视算力本身外,还需要考虑到数据作为数字经济中的关键要素地位。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驱动社会经济向前迈进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银川不仅要构建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还需要围绕数据建立完整的生态体系。

首先,银川应利用好数据交易中心或交易所,这样可以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动,使数据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创造价值。

李颉还强调了数据确权的重要性。数据确权意味着给予数据拥有者应有的权利,这不仅是对数据拥有者的尊重,也是数据价值实现的前提。只有明确了数据的所有权,才能更好地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利用,进而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此外,数据确权也有助于解决数据交易中的纠纷问题,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

最后,银川在打造“算力之都”的过程中,还应积极探索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例如,在材料科学领域,AI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加速新材料的研发进程;在医疗健康领域,通过对海量医疗数据的分析,可以辅助医生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在城市管理方面,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可以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因此,银川不仅要加大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还应在软件环境上下功夫,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建设、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建立、数据确权制度完善以及前沿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算力的优势,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肖梦琪 见习记者 徐碧颖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李靖 郎凯 摄